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 田伦伦
[导读] 探究在小儿危重病患儿中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田伦伦
   (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小儿二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危重病患儿中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方法:研究工作开展地点为我院,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研究共选取研究人员100例,均为小儿危重病患儿,对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患儿中,最终表示治疗效果显著的有67例,表示有效的有28例,表示无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率达95.00%,患儿所对应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34±2.11)天,其中,对护理评分法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有4人,患者家属所对应的满意度为96.00%,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在小儿危重病患儿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干预效果
   就小儿危重病来说,其发病较急,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存在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在患儿病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需要在给予患儿有效治疗工作的同时,给予其护理评分法,将护理干预进行实施,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以我院患儿为例,探究在给予护理评分法和有效干预后患儿的恢复情况。
   1一般资料和方法分析
   1.1患者资料
   研究工作开展地点为我院,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研究共选取研究人员100例,均为小儿危重病患儿,患儿中有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儿中年龄最大的为5岁,年龄最小的为3个月,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44±4.34)岁。
   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小儿危重病的诊断标准;患儿均表现出呼吸困难和紫绀等情况;患儿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儿及其家属具有精神病史;患儿合并其他重大疾病。
   1.2应用方法
   在患儿入院后,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给予患者适当护理措施,评分主要涉及到项目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治和生命体征,根据评分,给予患者地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操作方法如下:
   环境护理:对患儿的病房环境进行护理,定期清洁,对床单被褥进行更换和清洗等,并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嘱咐患儿家属为患儿穿着宽松的衣服,从而将衣服对患儿造成摩擦的减少,将患儿的舒适度进行提高。此外,在饮食护理方面,需要从患儿年龄较小等特点进行出发,给予患儿平衡饮食,主要给予患儿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等食物,或是以流质,半流质等食物为主。针对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需要鼓励患儿自己进食,并保证少食多餐,避免患儿出现呕吐和腹胀等不良情况,如果患儿不能进食,则需要给予患儿的静脉营养补充,但是需要患儿将其输注量和输注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病情监测:需要对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儿存在发热和发烧等不良情况,则需要给予患儿退烧处理,并帮助患儿进行衣服更换,也可以将温水或是酒精进行应用,给予患儿降温处理,并注意从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入手,给予患儿一定的水分补充,保证患儿体内的水分平衡,在给予患儿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儿的背部进行轻扣,或是将雾化吸入方式进行应用,帮助患儿将废物排出。此外,还需要帮助患儿尽量选择舒适的体位,通常需要给予患儿头高位或是半卧位,注意对患儿的体位进行及时更换。


   并发症护理:危重病患儿,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患儿表现出多汗,苦闷和焦躁的情况,则需要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处理,并注意对患儿的输氧管供氧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儿出现低氧血症,患儿无不良表现后,则需要停止供养操作,避免患儿出现肺=非组织充血和水肿等并发症。
   用药护理:需要告知患儿家属相关操作的必要性和操作流程,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病情的认识,避免过于担心,同时将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依从性进行提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患儿用药后,对患儿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儿服用洋地黄,则需要对用药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用药量过对导致患儿出现中毒现象,同时就患儿来说,其大多年龄相对较小,对患儿的用药用量进行控制存在困难,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监控,同时,针对应用镇静类和强心类药物的患儿,则需要先对患儿的心率进行检查,一旦其存在心率过低的情况,则存在较大的药物中毒风险。
   心理护理: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导致患儿通常存在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儿耐心,并以亲切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将患儿的注意力进行分散。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保证以良好的态度告知患儿疾病的相关危险,对患儿家属进行安慰,避免其情绪对患儿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1.3计数方式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法。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儿中,最终表示治疗效果显著的有67例,表示有效的有28例,表示无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率达95.00%,患儿所对应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34±2.11)天,其中,对护理评分法工作表示不满意的有4人,患者家属所对应的满意度为96.00%,治疗效果较好。
   3讨论
   就重症患儿来说,其会受到时间季节的影响[3]。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导致重症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患儿自身的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和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等。患儿会受到年龄较小,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儿的各项器官不够成熟,免疫功能较为低下,使得其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出现感染[4]。一但发生感染,患儿的病情会迅速发展,导致危重病问题,因此,需要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促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格监测,避免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保证患儿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与此同时,患儿及其家属很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还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干预,吸引患儿注意力,并对患儿家属进行积极开导,将其不良情绪进行消除,促进患儿恢复[5]。
   在危重病患儿中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加强治疗效果。在患儿病情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会导致患儿发生各种疾病,需要在给予患儿有效治疗工作的同时,给予其护理评分法,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从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入手,对患儿展开综合分析,给予患儿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避免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注意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进行严格监测,一旦患儿发现异常,则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从而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避免患儿病情恶化,此护理评分法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6]。
   综上所述,在小儿危重病患儿中将护理评分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恢复,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利娟. 小儿危重病的护理评分法措施[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4):18-19.
   [2]杨晶. 研究小儿危重病的护理评分法措施[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353-354.
   [3]钱琴芬. 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20-21.
   [4]李婉丽. 小儿危重病的急救和护理(附10例报告)[J]. 黑龙江医药,2012,25(05):775-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