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储栋梁
[导读]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储栋梁 
(六安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胃脘痛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患者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人数平均各为23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结合电子灸给与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研究依据。结果 采用中药贴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的提高、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电子灸;脾胃虚寒;胃脘痛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胃脘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规的治疗一般是服用西药,但是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长期服用西药,会对患者造成副作用,因此,我院对在我院进行胃脘痛治疗的部分患者,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并与传统的治疗方式治疗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等作为研究依据,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胃脘痛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已经过46例患者或及其家属同意且签字确认。按患者来院治疗的时间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人数相等各为23人。在研究组中,患者的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9.35±5.19),其中男性患者15人,女性患者8人。在对比组中,患者的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9.83±5.81),其中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5人。46例患者排除患有其他重大胃部疾病的可能。两组患者的病症、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价值(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即:每日按照医生嘱咐进行口服西药治疗,对患者进行日常的护理,以及简单的饮食护理指导。
  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①首先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先进行中医诊断,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熬制相应的中药贴。在进行制作中药穴位贴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的控制药量,以及中药贴的大小以及薄厚要适当。②用黄酒以及甘油将药粉混合后,放置再一次性敷贴中心,对准:神阙穴、双侧足三里、 双侧胃俞、双侧脾俞、中脘、关元穴位进行贴敷。每日一次。每次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对患者敷贴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肤过敏症状。患者每日中药贴敷后,对患者进行电子灸护理,具体方法为:进行电子灸前,先将电子灸的贴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清洁好患者的皮肤,对患者的神阙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即可。在进行电子灸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感受,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分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显效:患者的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改善或者减轻。
1.4统计学方法
  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指标计量资料以()表示,t做检验,(%)作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 20.0统计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从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比组患者。详见表1。
   
   胃脘痛作为常见的消化道内科疾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有寒邪入侵、饮食不协调、细菌所致等,主要症状表现为胃痛、心下痛等[1-2]。
   传统上,治疗胃脘痛,一般是采取口服西药以及简单的饮食护理,虽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对于某些胃脘痛患者来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4]。对于由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胃脘痛,口服西药的治疗时间,一般相对于细菌引起的胃脘痛治疗时间长。长时间服用西药,会对患者造成副作用,对于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的胃脘痛,是由于寒邪入侵所致,是由于患者的脾虚,或者脾胃阳气不足所引起的。所以治疗,脾胃虚寒型的胃脘痛应该以温养脾胃、温经散寒为原则[5]-[6]。我院根据多年以来的研究,对在我院进行脾胃虚寒型的胃脘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治疗,中药贴通过对患者的相应穴位进行贴敷,使得患者的脾胃能够得到温养,同时配合电子灸对穴位进行理疗,可以疏通患者脾胃的血液循环,增强患者脾胃的动力[7]。
  通过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治疗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等相关指标的对比,采用中药贴敷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相应指标均优于传统治疗下的对比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药贴敷结合电子灸进行护理干预治疗。不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景平,李董,张英,杨亚男,等.隔姜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1):69-71.
[2]缪月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02+110.
[3]于敏.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286-287.
[4]任菡霖.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子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对比[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8:259-260.
[5]石路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6):166.
[6]余金钟,李波.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160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62-63.
[7]盖海云,陈红,黎婉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05):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