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王亚非 温鑫柱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阶段式+PBL教学法的效果。


王亚非  温鑫柱通讯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北京100078)
【摘要】目的: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阶段式+PBL教学法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学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例学生,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采用阶段式+PBL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客观评价结果与沟通技能得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客观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沟通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阶段式+PBL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关键词】阶段式教学法;PBL教学法;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对学生的时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习内容较多,其专业性也较强,学生经常会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从而难以掌握学习要点。如果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就要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文旨在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阶段式+PBL教学法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学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例学生,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研究组学生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9例。年龄范围为21~26周岁,平均年龄为(23.27±0.35)周岁。对照组学生中男性有17例,女性有8例。年龄范围为20~26周岁,平均年龄为(23.29±0.31)周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统计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学生均对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并签署相关协议;所有学生均来自于同一所院校学生,且属于同期培训。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具体内容有:临床带教医师根据教学大纲组织学生学习,并提前准备好病例,学生跟着带教教师开展诊疗活动,了解临床相关工作内容,并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某疾病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研究组采取阶段式+PBL教学方式,具体内容为:(1)基础夯实阶段:带教教师要求学生针对中医骨伤科学、系统解剖学以及解剖学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根据科室的不同总结常见疾病,对疾病的分型、治疗以及预后等措施有一定的理解;(2)能力培养阶段:临床带教医师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并由教师进行监督,由学生开展病例讨论活动,分管讨论病例的实习医生需要负责该病例的汇报工作;(3)整合阶段:在本阶段由实习医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接诊患者,由教师进行监督,学生需要对该病例进行汇报及相应的临床操作,教师在监督后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医骨伤科学中筋伤、骨病、脱位以及骨折四类疾病,由教师把握问题难度,由实习医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设置常见的疾病类型,如肩关节脱位具有哪些常见分型,分型是根据什么方式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肩关节脱位的临床主要治疗方案是什么等;第二阶段需要设置中医骨伤科当中较为常见的临床操作问题,如桡骨远端骨折的不同分型、注意事项、操作步骤、预后处理以及临床诊治当中遇到的问题及不足等;第三阶段由实习医生主导,组织学生对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行讨论,并针对目前临床诊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不足,自行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或资料,汇总后在讨论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带教教师补充修正。
1.3研究指标
   对比两组学生的客观评价结果与沟通技能得分。
1.4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百分比(%)表示,并分别应用t、x2检验。经处理后的数据将统一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结果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客观评价结果对比
   研究组学生的客观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骨伤科学是培养骨伤科学基本训练与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学科,属于骨伤方向本科学生的必选课程,也是专业临床课程之一,具有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带教医师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开展带教工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将阶段式教学与PBL教学方法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带教,将教学分阶段开展,同时将PBL教学方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的教学当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学生的客观评价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沟通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阶段式+PBL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书振,陈国键,王豪,等.阶段式+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01):97-100.
[2]公茂亮,何勇.直观性教学法联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7):242-243.
[3]周驰,张庆文.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9):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