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王春燕
[导读]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王春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一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内收诊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高,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症,发病率高,临床上,以腹泻、恶心、呕吐为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患儿健康发育成长[1]。临床上,根据病因,一般将其分成两类,即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这些年,大量资料显示,小儿腹泻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诊治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2]。小儿腹泻对症治疗中,科学的护理必不可少,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笔者为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作用,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内收诊的60例患儿进行分组讨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内收诊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儿中包括19例男患儿和11例女患儿,最小9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4.12±0.83)岁。研究组30例患儿中包括17例男患儿和13例女患儿,最小11个月,最大8岁,平均年龄(4.01±0.64)岁。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数据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方法
1.2.1治疗
   两组患儿都给予思密达与宝乐安调节肠道治疗,其中,低于1岁的患儿,每次半包,每日2次;>1岁的患儿,每次1包,每日2次。腹痛明显患儿,配合给予654-2,脱水及呕吐患儿,给予补液或者补液盐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
1.2.2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医嘱,结合患儿病情,给予对症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待患儿入院后,综合分析患儿病情和身心状态,制定护理路径表,指导护理工作有序进行,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指导。待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等,说明医院的作息时间和探视及陪护制度等,帮助患儿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并做好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介绍疾病知识,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意义,缓解患儿及家属的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病情护理。第一,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大便的量、次数、颜色、气味以及性质,检查患儿有无出现脱水症状,根据患儿意识、口唇、皮肤弹性、精神状态以及面色等,判断脱水程度;第二,观察患儿有无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例如,低血钾、酸中毒等;第三,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儿意识状态有无变化;第四,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呕吐物的量、性质和气味,若是伴有腹胀症状,需警惕早期肠套叠,另外,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体温过高需给予冰袋降温,减少衣物,叮嘱患儿多喝水,汗液及时擦干,床单及被套等用品及时更换。(3)补液护理。腹泻患儿,常表现出脱水症状,需合理补液。补液时,需坚持“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惊补钙、见尿补钾”的原则,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合理补液。其中,轻中度脱水,且无呕吐或者呕吐不严重的患儿,口服ORS补盐液,少量多次。重度脱水患儿,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儿意识和皮肤弹性及尿量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4)饮食护理。对于婴幼儿,鼓励母乳喂养,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减轻胃肠负担。饮食中,以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坚持少量多餐,待病情好转后,可慢慢过渡至正常饮食。鼓励早期进食,恢复食欲及体力。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2)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以家长为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总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越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其中,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827,P=0.000),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4.54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护人员根据病患实际病情,制定治疗护理方法,从入院开始,直至出院,整个就医流程都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儿病情和医院护理现状,制定可行的护理路径表,通过入院指导、病情护理、补液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配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促使患儿早日康复[3]。这次研究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小儿腹泻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慧芳.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内科, 2015, v.10(06):159-160.
【2】刘丽娜.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5):256-256.
【3】赵国霞, 于玉梅, 刘建军,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 3(23):17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