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   作者:刘涛 薛晓梅 杨凯
[导读] 分析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刘涛  薛晓梅   杨凯
(延安市人民医院ct诊断科;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展开研究,依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彩超检查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同治疗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定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同病理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符合率为96.00%,参考组符合率为74.00%,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漏诊率、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查操作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疾病诊断中采用动态螺旋CT检查效果显著,虽然检查操作时间较长,但是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能够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乳腺疾病;彩超检查;动态螺旋CT检查;诊断价值;
    乳腺在人体生命活动进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原位乳腺癌的发生并不会威胁女性生命安全,但是,乳腺癌细胞脱落,随着淋巴细胞、血液游离引起病灶转移,便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并发现乳腺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助于预防恶性病变的发生。CT是常用于检查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具备良好的检出率,还能明显癌症性质和分期,临床价值显著。本文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析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展开研究,依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每组50例患者。参考组已婚36例、未婚14例,已育30例、未育20例,年龄处于25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5±2.7)岁,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18例;实验组已婚35例、未婚15例,已育31例、未育19例,年龄处于26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9±3.3)岁,其中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方法
  参考组采用彩超检查进行诊断,在完成相关参数设定后,对患者两侧乳腺进行扫面,分别选择纵切面、横切面、垂直或者平行于导管切面等形式实施连续扫描,乳头乳晕区、腋窝淋巴结、双侧乳腺作为主要部位进行检查。针对发现乳腺肿物的患者进行多切面探查声相学特征,同时了解患者血液运输情况,针对出现腋窝淋巴结的患者,全面观察其结构、体积、形态。对所有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有效记录。
  实验组采用动态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设置230mAs电流、120kV电压,5mm的层厚度、层间距,512×512的矩阵面积,130-30HU的窗位和350-500HU的窗宽。完成参数设置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垫高胸部和腹部,指导患者双手放在头顶,自然下垂乳腺,依照腋窝至乳房的顺序完成扫描[1]。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使用造影剂,1min之后进行增强扫描。完成检查后详细记录检查结果。
  观察指标:完成检查后,同治疗后病理结果相比评定检查方式的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本次数据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同病理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符合率为96.00%,参考组符合率为74.00%,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漏诊率、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3.讨论
   近年来,乳腺疾病已然成为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其中危害最大、最为常见的便是乳腺癌。自上世纪后期以来,我国乳腺癌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发生趋势,成为了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该病症多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其中男性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十分低,仅仅占比2%左右[3]。
   动态螺旋CT检查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乳腺密度分辨力,同时能够准确鉴别肿块囊实性,由此不会影响组织重叠关系,同时能够清晰显示肿块病灶具体位置和体积大小。正常群体检查结果会显示乳腺结构正常,未出现组织粘连,边界清晰,未出现毛刺;相对的,有乳腺癌肿块的结果会出现边界不清晰、明显毛刺样、组织粘连等表现,还有的会出现钙化发展,周围布满了血供,同时血运状态增加[4]。相关研究还表明,CT检查能够判断胸壁浸润转移情况,因此,CT检查同时可以常规扫描患者胸腔,能够判断胸腔积液、肋骨转移、肺部转移等情况[5]。
   综上所述,经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动态螺旋CT检查对于乳腺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明确患者病情,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是漏诊率、误诊率较低,临床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艳平. 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v.2(09):118-119.
[2]曾兵文. 动态螺旋CT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 医疗装备, 2018, 031(020):29-30.
[3]李前进.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0):20-21.
[4]何登飞.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研究[J]. 智慧健康, 2019, 5(10):15-16.
[5]袁丽萍, 李晓亮, 吕仁锋. 多层螺旋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 026(005):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