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毛寒春
[导读] 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毛寒春
        四川省剑阁县杨村小学校     628311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并在最大程度上挖掘优等生的潜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无论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都难免把全班的学生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单一,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而学生的这种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各自的水平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这就导致教学中教师的要求的统一性和学生接受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把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合理分组是关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首先就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心理和理论基础。其中,对于全班学生如何进行分组是关键。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计算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差异,还包括建立在这些能力基础上的学习成绩的差异。教师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必须要对学生的诸多指标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果学生的分组不恰当,不仅会使学生由于目标定位不当造成学习困难,而且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所以,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确保能够正确分组,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留心观察,对有必要调整的内容要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策略的优势,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分层教学策略的重要一环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要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对不符合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要及时地进行修正。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发动不同层次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帮助教师来制定适合本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用和练习标准。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教师所制定的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不同层次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和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才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应注意的问题。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晋升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步。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并不是说一分了之。分层教学需要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晋升机制,鼓励学生进步。对于不同层次中进步明显已经达到更高层次标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所属层次进行调整,这样对不同层次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激励。同时,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进行降级处理,这样通过一升一降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使得分层教学实现良性循环;实施激励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所以,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积极实施激励原则,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体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
        长期以来,如何更有地效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和成功,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在苦心钻研的事情。初中数学在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学科设置中数学一直以来被当做主要科目来对待。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初中数学在实际教学中备受关注,教育教学的研究也领先其他学科,即使这样在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是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目的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可见,分层教学是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使全体学生都获得进步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的要求统一性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分组,以及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水平或不同需求或不同定位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优等生而对其他学生照顾不到的弊端,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