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小学 311201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能够让老师增添亲和度,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本文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引言
对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往往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堂打造成更加富有趣味和活力的场所,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和实践,继而不断提高其学习质量和学科素养,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此目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同时坚持创新和改革,在寻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工作的融合点的同时,不断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因此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弊端。老师占用的时间太多,这种比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分钟,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高效的10分钟,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换的比较直观形象的知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相互渗透的含义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创新型的、灵活生动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通过把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教学,把完整的思维导图展现在课堂上,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首先,现代数学教学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阐述世界。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其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过程。这样,教师把较难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让学生能灵活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其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最后,两者的相互渗透主要是指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使得两者的课程架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等,注入相对应的技术资源和知识点,实现两类课程的有机整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得、整理、加工、沟通、创新、运用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进行数学。
三、相关措施
(一)借助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前,微课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比较短小精湛。教师可以把数学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为微视频,在课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微视频完成课前知识的自学。因为,这种形式比较新颖,而且是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所以,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预习活动中。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微课练习,通过练习考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能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也能让接下来的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授课效率,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一课时,可以通过微课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几种场景:10月份,学校小卖部亏了500元;今天零下10摄氏度。通过微课让学生预习,提前学习负数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简单了解负数的读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写出负数。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去讲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就变得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学生更能明白所学的知识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电子白板,直观演示动手动脑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除了动手操作实物外,电子白板便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将知识与动手联系起来的重要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数学中一些复杂或者难以实践的知识点,在电子白板中直观演示,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有许多学生无法做到在脑海中凭空模拟图形的运动画面,想象出图形运动之后形成的画面。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旋转、移动功能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掌握图形的运动。其次,交互式电子白板相较于PPT等教学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相比,克服了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如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常常会出现将一些数分类的题目,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容器功能,容器的教学效果可以实现满足条件的才能放入,否则会弹回到原地,这样可以直接给予学生以答案的反馈。
(三)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引进和整合各种生活素材,以便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熟悉感,进而辅助其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此时,教师需要将具体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生活素材加工成符合教学需求的数学问题,然后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供学生思考和解答,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促使其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应用途径,最终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趣味化,根据小学生的喜好和年龄特点,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工作时,还应当有意识地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便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喜欢的漫画图片、趣味游戏等与所教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知识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其中的数学元素,由此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其在逐层探究中把握知识内涵、了解其应用途径,进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展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思维能力
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小学期间个体差异最突出。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个性化的差异,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上。因此,只通过简单的讲授,学生掌握情况差异应该会更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重点、难点的讲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前,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研读,从宏观上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逻辑框架,明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对讲解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对讲解的重点难点有明确的把握,就更能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学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很多学科学习的根本,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想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对数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引入更多趣味性的课外内容,丰富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例如,在“鸡兔同笼”问题教学中,为了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孙子兵法》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孙子兵法的故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学生思维能力。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把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和生动化,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目前,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突破这些问题,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贺国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156+158.
[2]张琳珠.借助信息技术发展推理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20(08):72-73.
[3]杨伟.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122.
[4]卢永发.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145.
[5]刘树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0(03):37-38.
[6]赵嫚.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