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红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南区小学 7445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针对教学内容,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的主要核心课程,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多是逻辑思维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保持对数学学习高度的热情和信心,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已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提问;有效性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之一。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并且要善于倾听,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和质量。
一、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刘新喜在文章中强调“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一次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素”和增强记忆的“催化剂”,其效果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只有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随心所欲,缺少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对于问题往往存在应付心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进行课堂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候问?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每一名教师的面前。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以及提问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在知识点有新旧知识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
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在知识点的衔接处进行提问,既可以让学生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点。教师在知识点有新旧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千克和克”的时候,可以和以前讲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思考,比较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过的知识点也不能落下。教师在这一关键处进行提问,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对于过去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接下来的教学。
(二)强化课堂提问趣味性
在数学课堂,教师高质量的提问,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相关知识。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转变传统的提问形式,注重提问的趣味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直观的为学生呈现知识,以更直观、更有趣的形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轻松的将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学习《角的度量》一课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提出探究性问题,会促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一边为学生讲故事,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提出问题,∠1和∠2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教师通过故事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产生探究的欲望,愿意加入到知识的探究中,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合理构建课堂提问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老师必须要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进行慎重的考虑,且需要构建起一个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从而才能让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去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释放勇于去创新和探索。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不再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枯燥乏味,从实际的教学可以看出,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让学生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发,利用这一方式来为学生们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而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释放,让他们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不断的去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因材施教,提问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接触数学学科时间不长,且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和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就不能用晦涩难懂的事物来举例,这样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更有可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提问要有深度,更具有启发性、拓展性与挑战性;而对于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则要更加简单、直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入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出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提问。
(五)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以前总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评价的情况,将所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的调动,强化后进生的信心。教师在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采取分层教学法,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提问,为全体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逐渐的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的开展数学知识的探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次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在课前有精心的设计,在课上对“合适”的学生,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提出了问题,而且要根据回答情况及时做出中肯、合理的评价。可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如何通过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习成果,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有趣,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探索而促进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玮博.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5.
[2]许伟.浅析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33.
[3]杨天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2-143.
[4]张春霞.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4.
[5]谭万翠.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