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赵国英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文字为主
         赵国英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中学(2666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需要打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注重所听,所学,所嗅等多感官的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才可以从本质上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让小学生在自主体验中习得知识,收获快乐。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实践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多感官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所谓多感官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动感知觉等全部呈现出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轻松学习的建设需求,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建设,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光明的未来》当中,就所听,所学,所嗅,所做的内容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1]。在实践的历程中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学习者,更加倾向的是图像的记忆。有的学生属于触觉学习者触觉学习者,对接触过的事物存在更加深刻的记忆。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实现因“才”施教,因地制宜,那么就需要使用感官教学的方式,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目前的形势下,如何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快乐呢?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路径
(一)充分利用视觉记忆,促进学生直观学习
         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到,小学生的记忆主要是以形象的内容为主。并且小学生由于年级较小,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都处于不足的状态,具有深层内涵的教学内容理解起来就比较的困难。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将视频、音频、图片等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视频教学的比例,以生动的直观形象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例如:在学习《鲸》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将鲸在海洋欢呼跳跃的画面呈现出来,这个时候,不少小学生就会对鲸这个动物产生很大的兴趣[2]。在“课未史,兴已浓”的教学效果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 对相关的知识实施有效的延伸。白鲸体现了“口技专家”的主要价值,虎鲸展现了海中霸王的主要战斗力,蓝鲸被称之为地球之最。

在讲解的过程中,旁边需要配置好对应的图片,三种鲸的外形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之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少学生还在探究哪种鲸的牙齿最为锋利,哪些颜色比较的淡。另外,还可以利用孩子天真、活泼、好动、想象力和表现欲丰富的特点,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例如:在学习“g、k、h”的时候,教师就可将课件动态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呈现出来。注意多鼓励,多与学生交流,从看到说,从善说慢慢变化成文字。
(二)充分利用听觉特点,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耳朵是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一部分学生属于听觉学习者,可以在音乐和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将学习的效果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运动之后可以学习的很好。这个时候的大脑可以将不少能力相互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独具匠心的话语,提出问题,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例如:在学习《景阳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听评书大师单田芳的录音片段,让学生感知课本中和小说中的武松存在哪些不一样的地方[3]。这个时候,在问题的引导下,不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武松的人物形象就会深深的烙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
(三)充分利用触觉功能,促进学生体验学习
         在大家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是使用舌头来认识世界的。例如:在学习“冰糖葫芦”的时候,教师为了孩子们可在真实的体验中感受到这个味道,在上课之前定制了一些冰糖葫芦。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感知一颗的味道,之后,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完成日常的作文计划。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糖葫芦是具有味觉的感知的,与从来没有感知或者是长久没有感知到的味道,存在一定的差距性。因此,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会想、会说、会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快乐的学习,收获知识。
         总结:俗话说:“学而不思则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感官综合运用,满足知识的探索需求。多感官教学法通过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探索问题,寻找规律,让思维在观察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在真、善、美当中,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多感官刺激,在情感、精神世界当中,学会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耳朵”倾听,用“心灵”感知,培养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感知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欧阳澜,李明菊,张海伦. 小学语感五步教学法及案例书写[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2]韦鹏余.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语感的培养[J]. 小学教学研究. 2015(29)
[3]苏彦龙.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