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亲子关系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罗景云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幼儿教育愈加受到重视
        罗景云
        深圳市光明区玉塘田明幼儿园 51812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幼儿教育愈加受到重视。幼儿是祖国的朝阳,而父母则是孩子最好的启蒙导师,父母的行为和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幼儿的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出立自信,坚强乐观的孩子,反之,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将导致幼儿养成不好的性格习惯。要培养性格良好的孩子,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引导幼儿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鼓励幼儿与家庭之间多互动交流;对于家长来说,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是责任重大,需要家长多学多运用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技巧,促进养成与幼儿之间和谐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 亲子关系;幼儿性格;家庭环境影响
        幼儿的社会性研究在逐年被重视起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家长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苛求。作为社会的后备军,国家的未来,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教育问题更是家长、教育者、国家为之烦恼的。家庭是幼儿一直接触的地方,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在不经意间对幼儿进行深刻地渗透。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性的,父母关系与亲子关系直接对幼儿行为与心理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家庭环境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1. 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1)独生子女家庭:在二胎政策未全部开放之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只育有一个子女,家庭亲子关系简单,凝聚力强,整个家庭对这一个孩子倾注较多关注,不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太多的倾诉对象,不利于幼儿获得较多的社交技能;(2)多生子女家庭:家庭成员较多,亲子关系较为复杂,特别是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幼儿可以和同辈进行良性竞争,使得幼儿从小能够更加地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利于其社会性发展,但在自信的程度上非独子女往往没有独生子女对自身的认同感强;(3)离异家庭: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和幼儿的影响最大,孩子易自卑、孤独等,在社会性发展中出现不良状态;若离异后继续对幼儿关注则出现此情况的几率大大降低。
        2. 家庭经济条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幼儿长期生活在处于贫困家庭易产生消极的社会性情感和问题行为,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的幼儿更易出现孤僻、自卑、社会交流技能缺乏等问题。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较于物质差的家庭来说可以更好的提供给幼儿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高收入家庭儿童的一般社会能力质量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然而社会上很多父母忙于事业而忽视了参与幼儿的成长,导致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并不多,即使生活条件优渥,但亲子关系并不理想。
        3. 父母养育观念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父母对于幼儿的期望值与教育理念问题也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父母对于幼儿期望值越高,对于幼儿成长的干预一般来说就更高,父母由于倾注心血在幼儿身上且教育方式得当的,培养的孩子独立自主同时又和父母保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对孩子期望值高却未采取合适培育方法的家庭来讲,孩子身上背负着过大的压力,亲子关系通常比较紧张。又如由于溺爱独生子女,父母在幼儿阶段采取放任培养模式,未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幼儿阶段容易出现自私、冷漠具有攻击性的情况,而这种亲子关系也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二、亲子关系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发展,而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幼儿的性格的好坏。在幼儿的成长中,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以及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
        父母在培育幼儿的过程中如果赞成与幼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关系,那么基本上能够做到与幼儿保持顺利的沟通,但是幼儿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在很多行为上需要父母引导,这就意味着虽然父母给予了孩子充分的民主,但也不是一味的妥协,在遇到幼儿犯错时,家长要有一定的权威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的父母与子女、朋友关系甚至老师与学生,基于这样的亲子关系培养出来的孩子独立自信,坚强乐观,对幼儿成长过程有着积极的正能量促进作用。反之,父母与幼儿之间没有建立这样既权威又民主的关系时,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自卑的,缺乏自信,胆小懦弱,缺乏独立性,容易情绪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阻碍幼儿的性格完整性发展。
        三、基于亲子关系对培养良好幼儿性格的教育建议
        1.学校和教师的努力
        学校在设置幼儿课程时应当多加入亲子协作的活动或者课后作业,鼓励课余时间孩子与家长多互动,如鼓励孩子帮妈妈做饭、经常和爸爸聊天等,在学校的时候多引导孩子主动和父母讲述自己的校园生活,在遇到困难时多向老师和父母求助;同时,教师和学校也应当建立和父母联系的渠道,将幼儿的表现经常和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对幼儿的异常行为进行了解和分析。
        2.家长的努力
    亲子关系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要深知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并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但亲子关系的培养要注意合理化,如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孩子过度依赖家长都是不合理亲子关系的表现,上文提到与孩子之间权威却又民主的相处模式更容易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家长和子女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因而这就需要家长多阅读有关幼儿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以科学方法培养亲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时,可以及时请教幼儿园老师或有经验者,平日里多跟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育儿经验,学会并掌握亲子相处的正确方法,从而培养出更优秀、较少问题行为的孩子。
        四、结语
        家庭环境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发展,而亲子关系决定着幼儿性格的养成。幼儿由于年龄与阅历的限制导致在成长过程中容易犯错,这就需要学校方和家长共同发挥作用,了解孩子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其中沟通的关键在于幼儿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才愿意听取父母的批评与建议。幼儿与家长的关系越融洽,幼儿养成的性格愈加完整,国家千千万万个家庭越能为社会培育出更多栋梁。
参考文献:
[1]红平.父母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J].少年儿童研究,2016(06):10-13.
[2]孙圣涛. 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3]赵虎,于治淼,杜友忠.亲子关系及父母性格对子女个性形成影响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02):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