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张晨阳
[导读] 家长教育理念逐步更新,对幼儿成长教育更加注重,但当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出现步调不一致等问题时,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反到让幼儿感到更多约束
        张晨阳
        上海市杨浦区五联幼儿园 200082
        摘要:家长教育理念逐步更新,对幼儿成长教育更加注重,但当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出现步调不一致等问题时,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提升,反到让幼儿感到更多约束。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能够弥补家长教育理念滞后与教育知识不丰富等方面的不足,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拓展了家长与教师沟通渠道与互动空间,实现了教育指导质量持续改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幼儿教育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与幼儿园及家长等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其中家庭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尤为关键,家长教育理念与方式更是对幼儿成长生活环境影响有着现实意义。幼儿园教师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当及时通过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互动,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了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干预,将家长从传统教育理念与态度中脱离出来,以确保家园共育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互动交流
        家长工作繁忙,与教师沟通的机会与教育子女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更是了解片面。教师应当灵活校园网站等信息技术,开通家长之声与家长交流论坛等平台,通过话题引导家长在网络论坛中相互交流,分享育儿经验,或是讨论幼儿成长教育问题,增强家长之间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特色交流平台,创建微信群或QQ群,讨论幼儿共性成长教育问题。通过微信语音或视频等功能,单独与家长交流幼儿表现,教会家长从侧面引导幼儿认识到错误,激起幼儿体内的积极要素,从而实现幼儿言行举止更加规范[1]。
二、运用信息技术共享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推动了家园共育与时俱进发展,拓展协同育儿的新阵地与沟通宣传途径,教师可在专题网站上向家长推送关于心理学教育案例视频资料或教学课件等,让家长掌握更多育儿知识与幼儿学习内容,确保家庭作业辅导质量。如大部分家长在作业辅导中存在暴力管束等行为,不利于幼儿思维拓展与情绪稳定,可向家长推送心理学教育资料,让家长更多了解幼儿心理与行为想法等,实现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定期在网站上公布教学内容与计划,便于家长查阅,家长可通过微信等形式咨询课程学习内容。在网站上开设幼儿成长记录专栏,教师将幼儿在校表现以照片或视频等形式,上传到幼儿成长专栏中,家长也可以上传幼儿在家的手工与运动等优秀表现,让家长感受到家园共育的价值与魅力[2]。


三、通过信息技术加强教育活动指导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知识局限,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等特征,能够为幼儿学习搭建其交流平台,教师应当多设置亲子情感交流活动,让家长与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中,提高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感与育儿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将活动方案与流程安排等发布到网络上,集合家长对活动的意见想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双向沟通交流。
        1.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在《弟子规》与《三字经》等古代典籍教学中,受课时等因素影响,幼儿理解片面。家长可以从网上寻找大量理论素材,丰富教学资源,深入性与多角度的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素养。多引入网络上的生活案例,结合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实现文明礼仪到位教育。
        2.才艺兴趣培养
        幼儿拥有才艺特长,能够让幼儿更加自信。教师可积极挖掘幼儿特长表现,引导家长借助信息技术搜寻网络教学视频,通过针对性引导,确保兴趣才艺培养的持续性与规范化。如幼儿对色彩感敏锐,可向家长传授绘画才艺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与模式,向家长推送或家长自己上网搜索各种作品主题的教学视频资料,也可以在节假日期间,教师开设在线教学课程,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手工与绘画作品,维持幼儿高涨的学习热情[3]。
        3.卫生健康教育
        家长对幼儿发烧与皮疹等病症应对能力相对较差,对毛巾消毒等环境干预方面的认识片面,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教师可向家长推荐母婴宝典等APP,让家长获取更多育儿经验,掌握更多儿童常见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学会主诉不适,能够及时向家长反馈真实的健康状态,如嗓子干燥或肚子痛等,及时说出遇到的情况,家长应当以亲和的语气与幼儿沟通,不能一味的埋怨或置之不理,更不能盲目吃药。具备基本保健防治常识,能够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总结:
        大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不重视,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主要责任。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沟通途径与形式,让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促使家长主动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教育知识或主动分享幼儿表现,实现双向沟通互动。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家长在育儿中的问题与困难,通过推送视频资料与组织家长之间分享经验等方式及时解决,实现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的作用价值最大程度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丽红.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探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5):12-13,46.
[2] 张玲, 薛红杰.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中如何利用家庭资源实现家园共育[J]. 文渊(高中版), 2019 (1):377.
[3] 张琪. 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江苏教育研究, 2018, 365(1):7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