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 王燕英
[导读] 新课改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王燕英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第六中学校 048400                
        摘要:新课改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互动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在应用互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利用语文交流讨论,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建立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较为特殊,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学习方面仍有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仍然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课堂发挥的作用不明显。要想让初中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质量就需要学校不断完善语文教育模式,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语文课程中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地位,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无法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突出和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互动式教学重视教学过程,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在每一次教学互动中,教师都会通过和学生进行互动来观察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来进行教学的查漏补缺,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对等的,相互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进行示范讲解,学生进行被动听讲。所以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双方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留给学生自我展示机会,并倾听学生的意见表达,以此来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此外,互动式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教学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学生的主动性更强,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对语文互动式教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要保持自身的权威性,其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要遵从教师的组织与安排进行语文学习,师生之间鲜有互动,并且存在明显的地位差距。虽然学生很敬爱教师,但是与教师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仅局限在课堂提问、回答环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投入了更多关注,忽视了语文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从而打击了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丧失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或是互动的方式有所欠缺,从而影响了语文课堂互动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采用科学的互动方式,找准合适的互动时机,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一)创新互动导入方式,激发学生互动欲望
        课前互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提高学生的互动意识和互动兴趣,能够为接下来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建立良好的情绪基础。每一节课都离不开导入,导入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情和互动欲望。

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往往单一且程式化,很难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互动导入方式,借助趣味性强且适合初中生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发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应分为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在课堂上,双方同时同地共同参与并在必要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相长,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与学生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和心灵方面的沟通,唤醒学生困倦的大脑,使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并参与课堂讨论。让语文课堂变成一场可以穿越时空,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教师不是单纯的语文知识搬运工,也不是课本教材的复读机,更不是法庭中的审判长。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舞台,是一个充斥着知识与温暖的场所。教师应该敞开怀抱,向班级内的每一名学生散播着知识与道德,包容他们的疑问与不足,保护着每一名同学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给每一名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与进步空间,进而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成就感。
        (三)组织课堂辩论
        教师为学生们组织课堂辩论环节也是互动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对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辩论互动的过程中深人理解章节所学的知识。在辩论完成之后,教师需要进行具体的评价,对辩赢的一方应当给予相对的肯定,对另一方应当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对他们在辩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构建互动评价机制,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和需求,初初中生内心隐藏着一些自卑感,他们更加敏感、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互动评价机制,例如教师要综合学生语文实验、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质量来综合评价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此外,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建议,可以定期设立匿名信箱,鼓励学生针对语文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提出对语文教师教学的建议、语文课希望学到的新知识、语文实验的疑惑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升自身教学素养。教师要通过多元化评价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勇于向教师提问,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当代教师理应不断提高理论站位,提高个人素养,加强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玉琼.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浅谈[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初中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15.
[2]陈学军.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8.
[3]任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90.
[4]张英芳.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浅谈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37.
[5]伊飞,逯杰.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中国教师,2018(S2):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