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邓虎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邓虎明    
        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下街子小学  741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法,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自己将现实的情感领悟转换为生动表达的文字的能力。本文就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引言:小学时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起始阶段,如果在此阶段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将会导致学生读写能力的偏差,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基于此,广大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思路,改良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与问题
        1.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现状
        虽然读写结合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读写结合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时间也比较长。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课文重点的把握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读写结合教学法的效果。就此两方面来说,读写结合教育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然而,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必须从读写结合教育法出发,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相辅相成,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2.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存在问题
        综合来看,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个性活泼,难以静心阅读。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性格也比较活泼好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难以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兴趣,很容易对阅读课文产生厌烦。此外,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写作过程当中,语言组织与协作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兴趣。第二,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的效果。虽说目前小学语文的教材难度不高,但是如果教师缺乏对教材深入的剖析,难以抓住重点,便会导致学生对教材产生理解的偏差。此外,教师也不能过度的依赖与课外讲解资料和网络的教材,因自主的培养自己与学生自行分析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好习惯,应首先纠正学生对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片面的理解,学习并不是题海战术,而是提升自己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过程。
        3.教师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教师观察学生的个性,通过相应的活动策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将会充分的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想方设法使学生的读与写相结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和写作兴趣的丧失。


        二、解决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的措施
        1.以课文内容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运用,归根结底,要从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教材出发。语文课文素材是让学生打好基础进行进一步延伸教学的关键,也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措施。
        教师可以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环节,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也可以在进行阅读课文之前提出问题,对课文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教师也应该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素材与写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教师也应该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例如,学习人教版《一株紫丁香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饱含情感的语句进行诵读,勾选出富有内涵的诗句,进行反复的阅读,让学生体会当中的修辞手法,加深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将课文内容中的相关修辞手法进行一定的仿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模仿优美语句的同时,体验到写作带来的魅力,提升自己对于阅读写作的兴趣,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及时摘录,积累语文素材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积累语文素材、提升自己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外,还要从宏观上安排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时间,给学生留足自由安排的时间,及时的摘录课文优美语句,丰富自己的语文涵养。
        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的扩展,例如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摘录相关优美的语句,增强自己的印象,从而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效果,并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以人教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之时,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阅读时间,并且在阅读之前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阅读文章。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回顾,积累相关的优美语句,并及时的朗读朗诵,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结束语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小学生写作与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明确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关键作用,从而重视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德.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89.
        [2]范晓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20(21):69-70.
        [3]李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50-51.
        [4]代娅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