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岚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 546700
摘要: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用技术等。日常教学中,存在着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同时,在信息技术利用上,对其利用时机把握不当,不能准确选择教学媒体,且存在教学情境创设误区,进而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个背景下,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要科学搭建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树立起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构建;高质量;高中信息技术课堂
引言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高中计算机老师,要创新教学思路,构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及路径,需要将计算机学习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但其受传统高考科目的影响,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科目并不是特别重视,对其价值认识不充分,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人意,在搭建高质量的计算机课堂方面还面临不少挑战,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果较差。
一、不断积累并总结经验
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学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信息技术特征”这一节的内容,从以往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可先告诉学生信息技术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可再对其进行特征分析。这样的教学顺序,学生大多都是记住了意思,关键性的特征概念往往记不住。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经验总结,对这一内容反顺序进行讲述,先说出特征的大概意思,像“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这句话表达了信息的什么特征,答案是“载体依附性”。教师通过总结经验能改变教学习惯,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国很多学校在信息化技术课堂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学过这些知识后,很快就会遗忘,甚至有的学生出现只能在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境中,才能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主张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很多学生连基本的操作应用都做不到。许多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课堂上,并没有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应用中。因此,信息化技术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到word排版的内容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巩固,从而检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让学生交一份电子小报作品,他们交上来的电子小报,除了从网上收集到的一些文字资料外,整个小报几乎没有任何修饰,不能体现报纸的基本要求和版面的风格。这足以说明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插入艺术字的知识掌握比较成熟,而在图形的插入和剪辑方面则相对较为薄弱。因此,教师要在下一节课中,着重讲解学生薄弱的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补缺查弱,更好地进行记忆和理解学习。
三、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合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在计算机机房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学习小组,这样的分法让每一组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层次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头上,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促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学习“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一节中,将任务提前一节课下发,要求每个大组收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实例。在课堂上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展示各组收集到的文本、图形/图像或视频等信息,并且每个组有一名代表讲解收集到关于人工智能应用实例的应用原理。通过小组竞赛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会合作,进一步增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促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生都面临高考大关,他们对高考之外的科目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受到局限。我国强调素质教育,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和榜样。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力去影响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这是考察教师能力的重要条件。高中生学习能力强,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储备人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才能在信息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宝华.如何构建高质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70.
[2]万华波.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81-282.
[3]曹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N].发展导报,2018-10-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