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郅建勇1杨小敏2王洪星3
[导读] 开展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郅建勇1杨小敏2王洪星3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寨镇中心小学 251214
        摘要:开展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需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才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科学教师往往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因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科学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游戏;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引言
        在长时间的传统教育以来,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收效甚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在开展教学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将科学游戏融人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一、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一)教师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复杂有序的,教师选择的对策要服务于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科学素质、牢固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控课堂的能力。而在现实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的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常采用传统方式,也没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培养目标不全面,忽视学生的科学研究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有些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节省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观察、探究的机会,而是教师进行直接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严重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游戏确定教学目标
        在小学科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们掌握科学的相关知识,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促进他们的不断发展,而不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固定知识。对此,教师在实际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游戏来深化教学主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独特内涵。例如,我们在学习摩擦生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人塑料、摩擦毛线等工具,让学生们进行摩擦生电的游戏,引人吸附现象,让学生们了解相关原理。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
        教师应立足教材本身,带着问题去备课,尤其要抓住学生心理,找到适合他们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能够让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在设置问题过程中,需要明确这是一个教学环节,让课堂环节循序渐进。教师要逐步启发学生,保持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范围内。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研究蚯蚓的外貌习性,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
        (三)鼓励自制实验器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很多学校中实验器材的配备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方面实验器材需要大量的经费,另一方面实验器材也需要空间储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可以鼓励学生一起自制实验器材,教学教具,通过这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教师制作教具。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作一些教具,改善实验的步骤,以完成实验教学的需求。站在实验的实用性标准分析,学生学习的就是实验的精神,掌握一些实验的方法,并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落实实验器材的来处,可谓一举多得。
        (四)关注科学课学习技能方法的指导
        在学生进行科学课学习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观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并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不管是学习还是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等都是源自观察,都要求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学生只有通过观察事物,才对事物有深入的了解,才可以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并进行思考,进而得到答案。观察兴趣是源自实践环节,并且这种兴趣在特定的情景中将得以进一步发展,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同步进行的习惯。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得到的观察才是立足于思考之上,会使学生的观察更加仔细,也便于学生从中发现不易被人发现的东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更好地建设科学课程有效课堂,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寻找符合实际的有效课堂建设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张秀杰.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76-77.
[3]许标.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1453-1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