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名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中心小学625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关注与研究的重点。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占据上风,只是从表面上的解题技巧入手,而忽略对小学生解题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实质性培养与提升,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既定的教学框架下必定会受到约束。可以从审题习惯的培养、问题情境的创设、合作学习的组织、归纳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引言
现今,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当下的教学环境,数学思维方法被需要广泛运用,才能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才能利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进行专项训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有规律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建立良好的基础。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概念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以符合逻辑的方式思考、推理、总结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此来达到学习效果。数学问题和知识能力的总结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思维能力还必须重视对问题的解决、想象、推理和观察。一般来说,简单的加减法是作为一个计算过程引入的,它表示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两个数字相加,结果是一个“和”,两个数字相减产生“差”。在教学活动中,这个过程被看作是一个具体的数学对象,从中可以研究它的各种性质。
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教师教学态度差。有不少教师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教案的编写,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因此,数学教学并没有取得很明显的进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跟效果,无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新课程的改革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实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被动。这种情况会造成教学内容枯燥,还会使学生感到无聊,从而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倦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总结出每名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生活方面的接触来综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充分揭示了怀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提出的问题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
(三)创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平等、和谐、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接纳自己,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小组合作是构建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愉悦的体验,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小组合作也可以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带来最大的动力,促进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要解决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思考问题,不断培养学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问题更加生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生活情境的引入,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在自我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问题思考,对主题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掌握从形势中发现问题,把握切入点的能力。
(五)扩展思维
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数学中的解题方法不只是一种,要让学生掌握好思维方式,正确拓展思维,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通过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思考解决问题,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简单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可以通过解题的思路找到一种更高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加强结合数形的运用,深化思维,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荣.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新通信,2019,21(22):179.
[2]汝光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11):195.
[3]龙训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1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