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曾会伟
[导读] 积极纪律是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Jane Nielsen)提出的一种理论,此后一直被广泛使用。积极纪律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曾会伟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万松小学 516321
        摘要:积极纪律是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Jane Nielsen)提出的一种理论,此后一直被广泛使用。积极纪律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在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营造和谐友好的交流氛围,培养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40多年来,我们在国内外实践积极的纪律,许多家庭和儿童幸福地成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种管理方法使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并获得归属感。通过将积极学科理论应用到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对它的应用的尊重。学生们在学习中积极合作,激发学生追求学术和生活成功的内在动力,并使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正面管教;班级管理
        在现代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中,无论是新晋班主任,还是资深一线教育管理者,都渴望构建富有生命力、富有创造力和朝气的班级。然而具体情况却未必事事皆如人意。学生都是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热血少年,老师也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一丝不苟的敬业教师,管理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古今中外、推陈出新。笔者在管理班级、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丝疑问和缺憾,就是与学生之间感觉缺少一些精神上的激励和共鸣。“法是妙法、人是妙人”,反思我的教育过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慢慢地,通过观察,我发现是一个结合点和切入点的问题。就是负责的老师采用了适宜的方法还不够,还要能很好的契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打开心扉,去接受、接纳,才能推动继续良性互动的车轮。
        在班级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中接受过理论培训的老师们知道,班级组织的四个新的理论支持是群体动力,罗森塔尔效应,积极学科和多元智能。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通过将罗森塔尔效应与积极学科理论的相关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班上将会出现一个新的有趣的情况。
        一、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有效批评
        在学校里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常会让我们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往往我们采取的态度就是让学生站一会,或是课后留下他,再就是请家长了。第二天他们来到学校就会很乖,老师们往往这时会觉得“还是请家长有用啊”。然而真的有用吗,过不了多久,重复的问题又会再犯。在不良行为的情况下,积极纪律的概念应与学生共同努力,在倡导“善良而坚定”并尊重和理解它们的前提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批评的目的是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角度看待基于积极纪律概念的有效批评。
        1.冷静处理,尊重学生
        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时,老师则需要保持镇定和克制。对于学生此行为,如果老师失去控制权并立即使用惩罚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加剧矛盾或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并没有长期效果。使用积极管理概念的第一点是友善和尊重,老师在教导学生时应使用积极文明,委婉幽默的语言引导,最好完全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尊重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
        2.了解想法,表达共情
        不良行为发生时,老师与学生双方要冷静下来,去寻找不良行为后的真正动机。正面管教的第二点,是否有助于儿童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老师要表达对学生的共情,但不能宽恕。共情并不意味着同意孩子的行为,仅意味着理解学生发生不良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和行为,找到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想法,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达成共识。
        3.参与解决问题
        在积极纪律的概念中,纪律是否长期有效是衡量其是否有效的标准。如果孩子们可以自己找出问题的原因,可以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如果老师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孩子们将思考避免类似问题的方法,以便长期解决不良问题。
        二、基于正面管理理念的有效鼓励
        大多数不当行为是失去信心的学生。

当学生没有自信,没有归属感或价值感时,当老师要求某项东西时,他们会做出负面反应或不遵循要求。这时,教师经常使用惩罚来取得短期效果,此时学生可能会得到暂时的“停止”,但问题仍未解决。通过有效的鼓励,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归属感和价值观,并建立信心,这对于减少不良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1.把握时机,及时鼓励
        例如,如果您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则老师可以趁机鼓励他们。在孩子做完某件事后,应做“您的声音真的很大,答案很完整”等。如果活动正在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效果。
        2.就事论事,坚持原则
        在对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时,教师不应夸大或缩小范围,而应寻求事实真相。
        3.鼓励和赞美
        表扬是利用父母或老师对与错的观点来评估孩子的行为,并鼓励孩子进一步强调其参与的效果,而鼓励则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同一句话赞美“我爱你的方法”,并使其达到了更高的标准(我的评价非常重要),但鼓励词“感谢您的合作”表明双方平等并受到尊重。因此,在积极培训中应合理使用赞美和鼓励。
        三、正面管教下的班级自我管理
        教育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学生。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您管理过多,过分谨慎,则您必须自己做所有事情,这会使学生失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到自尊的机会。如果大多数作业只留给少数几个班组长,其他小组的学生就会剥夺他们改善生活技能和通过经历获得自尊的机会。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鼓励所有学生参与,为所有学生提供运动机会,培养工作责任感并提高工作技能。
        四、正面管教下的自律自强
        人类的成长基于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以实现自尊。小学生需要更多,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需要更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以不断丰富他们的经验和技能。特别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积极纪律下的自我管理意识,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锻炼自己,并培养小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感。反过来,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培养自律和自我完善的意识。例如,在新班级成立后不久,就组织了学生共同建立班级管理系统,并在班级会议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后,建立了适合班级学习条件的班级管理系统。为此,成立了纪律小组,卫生小组和宣传小组,以进行各个方面的自我管理。在学习方面,在班级代表下建立了大规模的团队领导者系统,并且团队领导者系统也细分如下。团队负责人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同时为团队的纪律和健康做好工作,每个人都参与制定并执行班级管理任务,因此他们更愿意坚持并发展良好的自律和自我完善感。
        五、小结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它的重点是建立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的班级群体,激发学生追求学术和社会成功的内在动力,并使教室变得既愉快又愉快。以及在哪里成长。积极的纪律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生活技能上。这就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的错误观念:“如果学生想做得更好,首先必须使他们感到更糟”,首先要尊重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春芳.在迂回波折处把握正面管教的契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65-66.
        [2]暴侠.正面管教视域下教育惩戒的有效运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4):111-115.
        [3]吉佳.“正面管教”浇灌出鲜艳的自律之花[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194.
        [4]蒋力,单梁.正面管教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