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王学永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改革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教育工作,属于学生启蒙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还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王学永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育局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改革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教育工作,属于学生启蒙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还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重点分析江门五邑侨乡文化资源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地方的特色,利用本土化的资源,优化和完善小学美术课堂,把更多的知识内容带入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学习艺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小学;美术教学

        前言:小学校园内部美术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小学阶段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所以教师还需要意识到这门学科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发挥出学科教育的特色,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本文就结合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深入分析其所包含的教育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带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之中,从而发挥出美术教育的优势,利用合理的美育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型人才。
一、本土文化资源与教材教学内容结合
        在小学阶段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中,教师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把本土的文化资源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
        对于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来说,其所包含的众多内容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在这其中开平碉楼和村落属于我国国家认证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发挥出这一文化资源的优势,真正的利用本土的特色进行美术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完善。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碉楼和村落的特点,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因为在小学阶段,美术课堂上也有剪纸活动以及绘画活动,所以在这样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把教材的内容与江门五邑侨乡文化相互结合,发挥出本土文化资源的特色,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带领学生绘画出当地特有的“村落百景图”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一张超大的纸,每一个学生负责一块内容的绘画,最后大家把绘画的内容相互结合,呈现出一张“村落百景图”。这样的教育方式就能够突出当地文化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的价值,也能够反映出我国的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所呈现出的历史资源见证,以此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的环节,也把本土文化资源带入到课堂中,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本土文化资源以美术材料形式入学
        在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中,美术所使用的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本土资源替代课堂教学的物品,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准备材料阶段,已经进入到小学课堂之中,从而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实施系统性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例如:在江门五邑侨乡中,葵树是非常特有的一个本土的文化资源,葵树子可以作为药材,葵树叶子可以制作成纳凉的工具、工艺品,以及编织成日用品,这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使用的本土资源。教师就可以首先在课堂开始前期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葵树的叶子,然后在课堂上把编织的过程,以及编制的技巧和手法传授给学生。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动手能力,也能够使学生从准备到编制,最后投入使用,整个过程都由自己完成,进而获取更好的成就感。在课堂编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把葵树的优点,以及在江门五邑地区发挥出的特色等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此让学生对本土的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三、将本土文化资源作为课下教学内容
        最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整个课堂教学工作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把本土的文化资源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意识。例如:陈皮也是江门五邑中新会地区所特有的一种药材。陈皮属于一种果皮,能够在用药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当地人们喜欢把陈皮用作煲汤、做菜,也是美味佳肴制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辅助性材料。
        在美术课堂上,想要对这一本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可以把一些新鲜的陈皮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新鲜陈皮的特点,随后带领小学生一起来到室外,选择干净的容器,把新鲜陈皮放在里面平铺,让陈皮在自然的阳光下被晒干。然后教师再组织小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新鲜的和晒干的陈皮之间有什么区别,如,外形、颜色、纹理等方面,都有哪些不同之处,以此提高小学生的比较和观察能力。在比较结束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用干陈皮制作装饰画,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陈皮之间该如何组成和拼接,才能够变成一幅好看的图画,这样的课堂充满趣味性,也能够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以此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和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小学阶段的教师更是需要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深入到课堂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和传承地方本土文化资源,为国家各个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就结合以上的内容,以江门五邑侨乡中所包含的文化资源内容为核心,重点分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本土的文化资源在其中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真正的利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活化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利用现有的资源。
参考文献:
[1]许秀萍.基于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学美术“文美结合”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118-119.
[2]吴雪婷.徐州小学美术教育中公共艺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及思路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00-101.
[3]简小农.农村小学文化遗产美术校本课程探微——以南靖土楼文化遗产为例[J].艺术科技,2015,28(0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