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炀宾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36312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化改革,因此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成了一个必然发展的趋势,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利用主题是式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对主题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最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此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高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引言: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知识水平,更是要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让其在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之后,在日后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法加以探讨和应用,以此改善教学的发展。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主题式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将主题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这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更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在主题式的教学模式中,主题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和灵活,同时也更加贴近生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主题式教学模式中评价内容的重要参考点[1]。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原则
(一)创新性原则
对高中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注重遵循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相对应的原则,遵循高中阶段教学规律。创新性原则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原则,能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激发出来,创新性的主题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为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放性原则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应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提供所需要的相关学习资源,同时也要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主题式的教学模式也要尽可能呈现多元化的效果,以此来确保其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主题式教育的主要应用
(一)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指导性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利用,就是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指导性学习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协作式的学习在主体式的教学模式中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协作学习时,处理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这两者之间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冲突。构建协作群体也非常重要,在协作学习的督促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自主学习对于自我反馈情情景以及自由发挥空间来说重视程度非常高,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结构的内化认识程度不断增强。指导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使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能够及时的传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学习道路和方向,提高学习效率[3]。
(二)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按照相应的流程,首先就是要先确定主题,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教师要教授的知识内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便于具体主题活动的进行。按照这个流程,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室制订好的教学方案来进行有效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各项任务的明确,而且更有利于学生间的分工合作,增强学习小组的协调性。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将学生看做整个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广东教育版信息技术必修一高一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数据计算过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学习的问题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解决数据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接下来教师就要对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并通过多媒体将数据计算的完整过程进行演示和操作,从而让学生对整体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随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学习,提高具体的操作能力。通过对主题活动进行布置,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按照小组来分工完成任务,在整个数据模型完成之后上交老师,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个别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对此进行讲解分析,指出不足。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尽量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于学生的作业成果,不能够仅仅看作业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作业的学习态度,要综合多种因素,对小组作业进行评价打分。
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虽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有一定的进步之处,但是在个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关注的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这一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还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方面来说还有待研究[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要根据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应用,要有针对性地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要根据相关流程和顺序进行应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主题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方明玉.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61(24):33-34.
[2]张新勇.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12):139.
[3]杨艳.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00(012):P.110-110.
[4]钟文彬.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赤子,2018,000(03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