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魏剖芳
[导读] 现代社会公正想要彻底实现,就必须要推进教育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教育公平。
        魏剖芳
        五华县横陂镇夏阜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21
        摘要:现代社会公正想要彻底实现,就必须要推进教育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区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教育公平。本文从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入手,结合小学教师、留级比例、质量保障原则等多方面内容,提出完善构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议,以期整体提高我国小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将有质量、公平的教育带给每个学龄儿童。但就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诸如较差的教学质量、不规范的管理等给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如今,全社会都非常地关注教育公平,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选择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问题进行探讨。
1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员
        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在小学师资队伍方面仍存在着结构性缺员的问题,计算机、美术、体育、音乐等专业教师较少。首先,由于一些待遇问题和社会偏见,导致从事副课教学的小学音体美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会转变教学方向,不再从事副课教学,以至于流失音体美教师。其次,在部分小学内,尽管音体美教室已经完善配置,但是由于从事相关教学的教师未接受专门的培训,以至于其无法有效地利用相关设施、仪器,整体上影响教学质量。
1.2学困生不能留级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制度,留级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相继取消。小学生留级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原则上禁止的行为。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在小学的每个班级内基本上都会有学困生的存在,他们的基本水平偏低,如果不让他们留级,他们在没有学会旧知识的情况更难学会新知识,不仅在毕业时很难达到合格的成绩,还有可能会给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健康心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此时毕业证教育就成为了义务教育的实质。
1.3教学质量保障原则被破坏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教学主体对教学质量保障结果及目标进行预先设想即为教学质量保障目的。就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小学内不明确的教学工作分工、不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陈旧的教学质量管理内容都破坏了教学质量保障原则。

如果小学学校不能够处理和总结这些问题,不仅会对教学质量保障造成影响,还会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较为不利,小学学校将难以达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2 完善构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建议
2.1 培养小学全科教师
        就当前小学教育阶段中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想要及时解决,需对小学全科教师进行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从事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分科接受培养,其所能够胜任的教学工作大多不超过两门,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单科教学。但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来看,音美体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一般也都由主课教师来担任,因此在高等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知识面、知识体系进行培养,将原有的学科界限打破,为稳步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2 学位富余的学校设置留级比例
        义务教育教学具备基本质量要求,因此想要保障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留级制度就需要重新设立起来。留级制度的恢复不仅可以为学困生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没有学会的旧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将学习信心树立起来。就当前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学校有富余的学位时,可以尝试将留级比例设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做留级决定时,需要学校和家长充分沟通,明确了解学生自己的意愿,避免过于随意留级,最后得不偿失。
2.3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原则
        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学校只有具备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原则,才能够确保提升小学生学习质量。首先,小学学校校长需要将管理工作全面抓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落实发展目标,尽可能地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其次,在小学学校内,任课教师和教导主任等应将服务意识深化,全面落实管理措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配合小学校长完成好教学管理工作。最后,小学班主任需要将班级建设领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有序开展班级日常工作提供保障。
结语:
        就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来看,教育者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水平,将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营造出来,对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行重构,尽可能有效、合理、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小学教育质量。然而现阶段教师队伍结构性缺员、学困生不能留级、教学质量保障原则被破坏等问题却影响了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可尝试采取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学位富余的学校设置留级比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原则等措施来完善构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邵泽斌. 如何理解“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J]. 江苏教育. 2018(26)
[2]宋汪洋,冯素恒.  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调查研究[J]. 知识经济. 2020(15)
[3]胡海涛. 现代化小学教学管理难点及化解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