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刚
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初级中学
语感是一个神奇的概念,是真实存在却又难以用语言去形容的一种人体本身对语言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一种感受,是人们对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拥有良好的英语语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目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语感培养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使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环节相对薄弱,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很不利。本文结合英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以语感培养为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解析,并提出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措施。
一、语感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困境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学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语感的培养还处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语感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教师没有正确指导语言的培养,学生只能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英语主体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关于语感培养的实践十分缺乏。学习氛围不强,学生学习英语仍然停留在被动接受的阶段,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积极性不高,也不愿意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
二、英语语感培养势在必行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强的人不用怎么思考就能轻易做到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左右着学习的效果,其中语感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英语语感是学生对英语的直觉,是比较直接、迅速感知英语的能力,也是学生对英语阅读心理的种直观描述。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推动和指导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英语语感能够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判断,并通过实践的指导来不断深化,最后在无意识中指导着实践。简言之,英语语感培养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与成绩具有积极作用。
三、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语感的途径
(一)听力模仿,感悟语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教学原则,从主观上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让学生多听纯正、地道的英美人士的录音,对学生英语的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英语教科书的语音材料是经英语国家权威人士录制的纯正、地道用语,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多听,多模仿语音语调。因为它们多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英语语感,多模仿就能体验英语中抑扬顿挫的感觉,进而整体性去感受这个词的语义和语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口语实践,寻找语感
语言的最终学习目的是为了日常交际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规范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虽然在开始时学生也许听不懂或听不惯,但时间久了学生对语言自然有了亲切、熟悉的感觉,语感也就应运而生。脱离教室,学生也能在很多口语学习中寻找语感,比如经常练习口语中最常用的句子,自我演讲甚至自言自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练口语。实践的多了,语感也就会自己蹦出来,更好的服务于英语口语表达,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三)广泛读背,提高语感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同样也有道理。朗读与背诵训练是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文章和句子进行反复的朗读于背诵,并在朗读背诵时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才能更好的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一定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篇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正确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的学习,要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每天使用英语在不断的阅读、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四)加强写作,发展语感
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写作,因为写作不仅是读、听、说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反馈。如果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的文章展示出来,教师当面批改或者学生间群批,自己的写作能力及语感将会快速提高,也能让其他学生借鉴学习。只要坚持写作,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使句子更加流畅、通顺、地道,使文章气势磅礴,产生美的语感。
语感是能学好语言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英语语感是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来源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通俗地讲,就是“看起来顺不顺眼,听起来顺不顺耳,说起来顺不顺口”。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施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