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不良情绪对教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冯亚琳
[导读]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往往是相互作用的。
        冯亚琳
        湘潭市湘乡市栗山中心校 411400   
一、教师方面
1、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往往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将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会使学生的情绪也产生不良反应,学生不想听课,注意力都不在教师身上,都在做着别的事情,教师就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所学知识上来,教师把时间都花在了整顿课堂纪律上,占用掉课堂不少的时间,教学过程为了维持纪律而被打断,教学内容也变得不顺畅了。这样便会造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的结果。
        有次数学课上,我列了个已学过计算方法的算式让学生做,结果有1/3的学生做错了,这使我大为光火,对着他们发了一通脾气,孩子们吓得个个低下了头;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们都不敢开口回答问题,眼里隐藏着些许害怕,似乎怕再次激怒我,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2、不利于教师给学生中肯的评价
        当教师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时,教师会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不可爱的,讨人厌的,即使是平时成绩很好,课堂纪律也会认真遵守的好学生,在此时教师的眼里就会变成呆板,无生气的木头人,不懂得与老师互动。教师可能对学生犯的并不严重的错误不能容忍,于是大动干戈,怒斥指责,对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看法更加片面和偏激,容易与学生形成对立面。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带有主观情绪色彩的,不够中肯。
        第一次上公开课,我的内心很紧张,怕我的学生不能有效与我互动,怕他们乱说话等。上课时有个平时乖巧懂事的学生提出了一个与本课内容不相关且比较古怪的问题,我的心里慌了神,回答得自己都有些不知所云,影响了我这节课的整体效果。此时他在我心里就是个古怪还爱挑事的坏学生,一连几天都没怎么理他。事后想想,其实这就是我的焦虑和愤怒情绪在作怪。
3、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的内容有一点就是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从心理上贴近教师。课堂上,如果教师始终精神焕发,表情自然亲切,就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亲和气氛,只有让学生感到教与学是一种平等、融洽的合作,学生才会喜欢上这位教师,并且觉得上这位教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快乐的感觉。教学应是“教学相长”,如果教师总是板着脸孔,像是别人欠了他钱,学生会喜欢这样的教师吗?学生不愿意听课,不愿意与教师互动,教师也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又如何能够得到专业成长呢?
二、学生方面
1、不利于保持学生注意的强度,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愤怒或毫无激情的表情以及不合时宜的手势和动作等不良的情绪标志,都会使学生在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内产生劣势兴奋中心,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和强度将大打折扣,并对那些与这个劣势兴奋中心范围相对应的认识对象有更清楚的反映。良好的注意品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前提。 不仅如此,教师课堂上不良的情绪表现,还会进一步挫伤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美感体验。 体验没有了,就不能激发学生注意和兴趣的倾向性,并可能由此改变他们的努力方向。 兴趣作为需要的表现形式常常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


        如我前面举例所说,当我上数学课因学生做错题而对学生发火时,学生产生了害怕的情绪,他们此时不再是想如何把知识学好,而更多地在关注老师的情绪变化,会不会再发火,会不会再受到责骂等,由此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若教师再重蹈覆辙,学生将从心里恐惧、厌恶这个教师,完全丧失学习兴趣。我们有时会听到学生说:“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教师,他总是对我们很凶。”,“我不喜欢xx学科,那个老师总是冷冰冰的样子。”等等,这些都是教师的不良情绪所导致的。
2、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认知效率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在这种交往中,其交往的工具和媒介不仅要凭借语言符号系统,而且非语言符号系统(如面部表情、体态变化、语调语速、目光手势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教师情绪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及效率。可以说,教师的情绪变化也正如他的课堂语言一样,也是一种交流的艺术。 如果教师不能适应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运用有鲜明暗示性的表情、手势、身姿等辅助语言,不但不利于完美地表达自己相应情绪体验,还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理解编者和教师的思想感情,不能起到语言符号系统难以起到的作用。
3、不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改变学生的人格品质
        经调查发现,一个容易发脾气的教师带出来的班级里的学生相对更容易冲动;一个温柔亲切的教师带出来的班级会如一汪清泉般令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教师的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情绪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 将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情绪的变化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往往反映一个人对美、丑、善、恶的取舍,对真假、得失、荣辱、爱恨的态度。 因此,学生从教师的情绪变化中,往往能领悟到什么该坚持,什么该否定,什么该追求,而什么该摒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一直是消极不良的,这种潜移默化的长期积累,将必然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格品质。
4、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没有按要求回答问题,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老师当时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次之后,上语文课我都不敢再举手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能躲就躲,连平时爱写的作文也都应付了事,性格也变得沉默了些。这件事让我觉得,教师的不良情绪会像毒瘤种子一样,会在学生心里结出不该结出的果。
        教师的焦虑、抑郁、愤怒、消沉情绪,会让学生紧张、害怕、恐惧、畏缩、逃避、消极,学生的个性也会由此发生改变,如变得沉默寡言、行为迟缓、逆反心理等,性格容易由外向变得内向、有时甚至容易产生怪癖,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人对小时候老师的一记耳光、一句责骂、一次处罚记忆深刻并耿耿于怀的原因,或许就是当时教师的不良情绪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判断,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栋梁。既然教师的不良情绪对教师、学生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那教师应该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与心态,以平常、宽容之心对待社会及工作,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以最佳的姿态去培养学生——让教师成为快乐的园丁,让学生不因教师情绪而有成长的遗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