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惠红
(龙川县丰稔镇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需要小学班主任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总是“一边倒”地批评学生,这会对德育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教师重新建立德育思路,一方面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地组织班级活动,慢慢地增强集体责任感,这会有效地改善班级管理问题,有利于提升德育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目前,在小学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都存在个人问题,导致德育工作开展不畅,其中主要的因素,在于教育理念、方式过于传统,这就需要及时地创新,跟进时代的要求。那么,班主任可以从新课改中汲取教育经验,充分地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展开德育工作。
1.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阻碍
1.1没有充分利用班级活动的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对学生进行管理或展开德育工作,需要借助班级活动的带动作用,促使师生间能够产生较为亲近的联系。而在实际情况中,在步入高年级后,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慢慢地会偏向教育重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绩,所以展开班级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少,进而会降低德育效果。
1.2缺乏多种的引导手段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使用多种引导手段,这样才能达成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些班主任的引导手段较少,这会对德育工作产生影响。并且,有些引导手段过于陈旧,如经常家访等,这些方式反倒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德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1.3学生的个人因素
在小学阶段,当学生逐步跨入高年级时期后,内心中会悄然地发生变化,因为这时候已经步入青春期初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有些学生会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外观评价,所以会常常排斥他人的负面评价,有些学生逐渐产生虚荣心,不愿意直面自己的错误,有些学生会开始逆反家长、教师的忠言。因此,在这样的变化下,会对班主任德育工作造成较大阻碍,致使师生间产生隔阂。
2.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尊重学生,肯定学生价值
由于多数小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所以逐渐地凸显个人的与众不同,要求成人认可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正因为有些班主任忽略学生的个人价值,导致师生间总是不欢而散,所以需要汲取经验,既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又要肯定学生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让学生放松对班主任的警惕心理,同时能够逐渐地建立更为稳固的师生关系,这会对德育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比如,当某个代课教师告知班主任,发现班级内某些学生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时,班主任不能迫切地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训斥,应该平心静气地思考该名学生不认真听讲的原因,以及该名学生具备的长处。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叫到较为空旷的场所,如操场,同学生边走边交谈,可以递给学生一瓶水、一支雪糕等,这会有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拉近师生距离。最后,在交谈的时候,需要询问学生的近况,平心静气地说出在课堂中的不当行为,随后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
如“XX同学,听说你在张老师的课堂不太认真,与周围的小伙伴说说笑笑是吗?你需要诚恳地告诉老师哦!”,学生会说:“是的”,班主任继续说:“那能告诉老师你不喜欢听张老师的课的原因吗?或许老师可以帮助你呢?”,在聆听学生阐述的缘由后,教师可以说:“XX同学,其实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你可以不喜欢张老师的课,但是你不能不尊重张老师,扰乱课堂秩序,并且据老师所知,你比较擅长跑步,那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长处,参加学校的田径队,这样对你是不是更好呢?会让你更舒服呢?”,相信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够让学生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改正不良的课堂行为。
那么,从以上引导过程来看,班主任始终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展开交谈,同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人价值,引导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就可以提升德育效果。
2.2组织班级活动,增强集体责任感
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级的学生总是拧不到“一根绳子”中,这就说明该班级学生整体上缺乏集体责任感,这会对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成长。那么,针对这类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集体性的班级活动,在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互动,这会慢慢地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集体责任感。
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中展开“杯水成河”的集体活动。
首先,将学生分为多个5到6人的小组,每个小组尽量保持均衡的男女比例,让每个小组自行推选出“龙头”,作为“龙头”的组长需要带领组员共同完成“运水”任务,这会起到决定小组胜负关键的作用。
然后,在操场上,为每组划出一条50米的跑道,跑道的终点会放有1个空水盆,起点的水盆中盛满水,需要每组成员手持半片的PVC管,共同组成一条完整的“水龙”,当游戏开始后,需要小组长用杯子灌满水,倒入“龙身”中,随后匀速地朝着终点前进,将“龙身”中的水倒入空盆中,再返回起点取水,最终放入量最多的小组获胜。并且,由于存在多条“水龙”,这就需要每组学生齐心协力地完成运水任务,要求“龙头”学生很好地把控小组前行节奏,这会增强每个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再者,在评选出获胜者后,教师可以利用空闲的班费,给每个小组长充足的经费,让组长们到校外的商店中购买雪糕,其中获胜组的组长可以为自己的组员购买3元以上的雪糕,其余小组的组长可以为自己的组员购买3元以下的雪糕,既能够体现出获胜组的胜利优势,增强学生自信心,又能够让其他学生开心,这会让班级氛围变得更为融洽,有利于增进同学关系。
最后,班主任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此次活动经历,自行拟定题目写一篇活动心得,这会帮助学生深化同学情感。
由此可见,从以上活动过程来看,每条“水龙”形似同学们之间的情感链接,在彼此竞争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增强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并且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们会更加团结,这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小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难免会产生违背班级正常秩序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用平和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朝着正向发展,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更为坚实的信任基础,为德育工作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小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09):164.
[2]季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96.
[3]于翠珍,姜绪美.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路径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