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辉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六中学 青海海东 81O700
摘要:生物是初中教学重要教学内容,以丰富、有趣、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受初中生的喜爱。教师将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可以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生物知识,分享生物乐趣,共建快乐生物课堂。文章将从快乐氛围、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发展过程中,构建优质生物课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分组合作;合作学习;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1引言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不能过于刻板,应该构建趣味多样化的生物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乐于分享、喜欢探讨,初中生物在构建生物课堂时应该善用此点,让学生在学中玩转生物课堂,玩中内化知识,提升素养。目前,传统生物教学中还存在生物课堂机械化、效率低、氛围差等问题,将生物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其中,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学习道路上结伴而行,相互扶持、相互分享、相互学习,以互助、互动、互学的生物教学方式为核心,从而构建令学生开心、教师满意的优质生物课堂。
2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共同合作讨论学习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师生间、生生间的新型交流模式。在小组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成就感等,也有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塑造。
3初中生物实施合作学习的优势
3.1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都愿意在课堂上给自己的组员讲解问题,发表观点,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增进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关于学习的独到见解,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谦逊严谨的学习态度。合作学习创造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生物口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好的学习氛围是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个体特质,这样才会使分组合理化,达到有效合作学习的目的。
3.2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组员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老师与同组的其他同学会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信心。在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每一位组员都会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在中学课堂中应用协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同龄人的竞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热情。合作学习的价值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有助于提高生物成绩。
4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4.1趣益智,快乐氛围
生物学科必然有着天然的语言逻辑性,传统生物课堂单一的读课文教学方法枯燥无趣,学生对生物课产生畏难心理。因此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初中生物课堂添趣益智,构建欢乐氛围。在传统生物教学中也多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但教学效果不如预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究其原因,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换汤不换药”,徒具合作之表,不具合作之实,阻碍了优质生物教学课堂的构建,不利于合作学习策略的落实,学生仍在枯燥的生物课堂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探究生物蝴蝶是怎么成长时,教师事先准备蝴蝶每一个阶段的图片,先让学生对蝴蝶的成长过程初步有一个认知,同时将学生分为几大组,同时挑选适宜担当队长的学生,老师制定详细的教学实践计划,既体现老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向学校进行申请自然实践,联合其他班级进行集体活动,在野外活动中感受蝴蝶的成长过程,最好带领学生每小组认领一只蝴蝶幼虫,同时准备专门的笔记本进行有效记录,从每一个方面感受蝴蝶成长的过程并加深印象,彻底落实合作学习。
4.2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初中生物与其它学科不同,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学习要求很高,要让学生爱学生物、乐于学习生物,才能很好的可以融于生物学习当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生物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当讲解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也能够发表一些见解,说出独到的观点,这也是生物学科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将生生合作策略应用于其中,让学生与学生结伴合作,互相鼓励带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兴趣不足、精力分散等问题,如果无人指引容易进人到思维误区,偏离课堂学习氛围,但在生生相互合作氛围之下,学生相互合作、扶持,更容易保持课堂学习的持续性。例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式方面的创新,根据生物成绩结合生物基础、学习生物兴趣大小等将班级学生按照甲、乙、丙三个等级为一组,其中甲级为生物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乙级次之,丙级是生物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小组的多少取决于班级人数的多少,一般6人一组比较合适,安排甲级同学担任组长。分好组以后上课时安排同组学生坐在一起,以便于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这种分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谈论中互相学习,增加了学生语言信息量,消除生物学习吃力同学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4.3在合作学习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合作性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弥补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及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学生品质精神的培养。同时,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发光点,学生为了增加对团队的贡献,会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课外学习及思考。但是,合作性学习小组很容易出现学生成绩较优的学生一直在发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使有想法,也会因为自卑或认为自己是错的,而很难发言。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进行分组时,要提前调研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分组做好准备。
4.4在合作学习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教学主体。但是,教师在实验合作性分组教学中,往往不敢放开手脚。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细胞时,一般都是教师将所需要的草履虫载玻片制作好,调好显微镜的角度,让学生自己看。这样的实验,学生没有参与感,而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观察。又如,在进行花的结构的研究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用镊子摘下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进行详细观察,并提出:描述观察的花的各部分结构,以及排列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试验记录,比较所观察的不同的花在结构上的异同。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不具备自己找出重难点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一些具备讨论价值的趣味性问题。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时刻把控,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完成合作性学习和讨论后,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疑难之处和误区等指正出来,以帮助学生全面进步。
5结束语
合作学习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变化,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化。为了进行合作学习,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并与时俱进。中学生物教师必须继续深刻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扩大主动思考的空间,合作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宇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17-157.
[2]黄月荷.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44):26-27.
[3]李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2019(1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