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蒋丹
[导读]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
        蒋丹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演陂镇中心小学   
        摘要: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课程改革的必然潮流,而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学生的学习空间产生了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倡议成为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跳板,在汲取经验的同时,对学生信息化教学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实际的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发展与革新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1.1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并且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引领价值,从教育到个体,从建设到应用,从学识的培养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践行,其研究都是深刻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做好教育引导并建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术上,以三全两高一大”为引导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我们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也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1.2 语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发展问题
        往往很多教师都会产生一个疑虑,语文教学本质上还是要回归文本教授,无论是用微课、在线互动等,效果都不如直接讲课更出色,在新课讲授中最能看出来,学生们参与信息化教学,其本质上不是为了更好地学,而是被新颖的教学模式吸引,同时,如果该模式持续开展,如上课就给学生看网课看视频,学生们往往难以深刻内化知识体系,并形成知识掌握薄弱区。而必须要通过一节“复习课”,学生们学习的知识才能有效掌握,但是如果能将其与自主学习高段复习结合在一起呢,想必会有更深刻的开展价值。尤其是在知识体系比较垄杂的复习课上,因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现实需要,往往不会过于重视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合其中,导致复习课依然非常“传统”,教学效益不高,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信息化改革发展策略,让学生复习更加高效、更加可靠。不只是复习课,很多课程的开展都要有信息化介入,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高段复习教学与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性
        2.1 信息化教学是发展趋势
        信息化教学总归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在科技的创新和时代的发展带动下,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实,例如,用手机、Pad等移动媒体设备商可以实现与一体机的互动显示。教师可以通过拍摄学生答题过程的照片、拍摄特定物体的照片以及在手机上显示信息,就能即刻“上墙”在一体机上展示。教学模式非常灵活有效。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将信息化教育平台的融合发展速度加快、平台建设优化,让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习中必备的素质,让教育思维的转变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将教育技术嵌入到学习系统中,实现中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因此信息化教育就是一大必然。
        2.2 居家学习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经验
        2029年的新冠肺炎期间,中国各地都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活动,网课成为学生预习、复习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收获也是受益匪浅,虽然居家学习不能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与同学之间沟通乐趣更少,但也没有在学校看不清黑板的麻烦,不会被别人打扰,甚至可以回放网课,进行知识巩固。居家学习只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小的组成部分,但是根据居家学习的经验,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并非不能实现,而在疫情结束后,如果能将该经验复制到学生暑假、寒假期间的学习巩固中,那么就能更好地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开展教学了。


        2.3 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依赖程度高
        居家学习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结果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在上升,而另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则在下降。这主要取决于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学生可以有彻底的自我管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具有深刻的研究和借鉴意义。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与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也是有关的,在当下中国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需要不仅仅在知识水平上发展,也要在能力、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发展,功夫在学生个人。
        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3.1 以“学”为中心,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国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学为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教育形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网络知识体系、网络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将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基于此背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提供者。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在此需要关注的问题有三,第一,学习是教学的起点、过程和目的。课前教学计划应根据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分析进行设计。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需要,设计教学计划,并发起和组织学习活动,最后进行学习评价;第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三,审视教学变革,自觉淡化“教”的成分,而更多地将“教”转为“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健康身心的培养。
        3.2 能力为先,持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教师需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带动下,让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用好技术辅助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技术“绑架”课堂。若技术过于主导课堂,会令学生产生厌烦和恐惧,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怎么才能用好技术,通过新的教学理念和智慧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信息化学习的方法,这样是持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关键。例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怎么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信息化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样能避免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方向,而教会学生一些实用的信息化学习小方法,能让教学事半功倍。在此比较推崇的是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信息的整理,将关键词形成图片形式,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在一些文章的阅读中,学会了这种方法,能很快总结文章脉络和思路,更快地理解文章内涵,而像一些古诗词的记忆,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记忆同一个作者的诗句,记忆同一种风格的诗句,让记忆“分门别类”,学习有效高效,学生们学习干劲自然就上去了。
        3.3 创新课堂模式,推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落地
        信息化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本质上讲要想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是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和努力,做好课堂的改革。基于信息化教学之下的智慧课堂打造是,h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并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的策略引导,做好教学研究和教学分析,根据学生信息化教学中的作业、笔记、视频观看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例如,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视频网课学习新知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会反复观看,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视频网课的点击次数分析哪一些知识点可能是学生不好掌握的,这样能给实际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建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立德树人”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J].数字通信世界,2020(07):240+261.
        [2]张敏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个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张蕊.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19.
        [4]孔繁韬.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0(21):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