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苏州北美外国语学校 21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重视。这门课程不仅激发了中学生的智慧和思维,也满足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信息技术“差异教育”的研究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探讨了不同层次的差异化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全面实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化和高效化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将不同个性、不同学习方式、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班级,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育模式既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目的,也严重阻碍了初中计算机教学课程的发展。在相同的教材下,如何实现对不同知识体系和知识需求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已成为衡量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有必要实施差异化教学模式。
1、 差异教学综述
什么是差异教学?差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也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肩负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长处、爱好或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我们都知道存在差异,特别是在重读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差异,共同探索一种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多样化。
2、 教学差异分析
个体差异分析:个体内部的差异表现为学生各种能力和兴趣的不平衡。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有的学生喜欢上网聊天看电影,有的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但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不感兴趣,但对硬件知识等感兴趣。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努力探索和运用各种先进适用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课堂效率。经过多方努力,虽然有点效果,但是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上仍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概括为:
1现有环境条件的制约:
(1) 家长观念的落后
目前在很多家庭中有许多孩子由祖父母照顾。他们观念落后,比较非常重视对其他科目的孩子的学习,容易忽视信息技术科目的存在。有些祖父母根本不识字,即使学生们对这门课感兴趣,他们也做不到及时的辅导和给予更多的时间上的支持。父母也不重视自己孩子兴趣爱好,没能很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
(2)个别老师观念差异
长期以来,一些班主任总是把升学率放在最高的位置,关注点主要放在主要科目上,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以至于信息技术这个科目时常被其他科目老师借走,教学时间严重被压缩。
基于以上两个条件,学生不能获得充足的时间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老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更何谈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
2课堂学习情况差异研究:
(1) 个别学生在日常教育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计算机房里没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例如:咒骂、殴打和其他责骂,垃圾之类的。这些不好的习惯和行为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破坏学生的学习环境。
(2) 大多数学生在电脑房里不懂得主动学习,不认真听,自控力很差。
例如:和班上的同学安静地聊天,影响他们的学习,后排的男生专注力不够,爱玩游戏。
(3) 复习阶段,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没有智商问题,但他们懒得动脑筋,不爱思考,动手能力差,使得他们对这个科目学习有困难。
(4) 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不敢兴趣。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考试不如其他科目的考试那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来到计算机房喜欢做他们自己的事情(寻找其他课程的信息或一些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以玩游戏)。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学习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个性化培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服务,了解他们的想法,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三、实施差异教学的有关策略
(1) 为了有效地实施差异化教学,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智力、技能、态度、方法或心理以及差异存在的原因。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有的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尚浅,有的学生把学习当作负担,有的学生没有找到适当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遇到问题羞于向老师请教,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要积极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困难时不要气馁和沮丧,勇敢地向前迈进,并教导学生如何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和改进自己。老师应该更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只有我们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
(2)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层教学,这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例如:“设置文本格式”这节课,因为这门课的内容比较简单,搭配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有很多城市的学生会为文件定义文本格式),我采用“分层教学法”和“自主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我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不同的学生。学生们被分成四组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践,不仅可以掌握多种文本格式的设置方法,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同伴间的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相互帮助、互助合作的精神,每个学生才会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并得到老师的肯定。
(3)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应该是分层次的,我们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增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是相互联系的,应根据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信息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信息内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管理建立积分系统,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计分规则,分数最高的学生最终会得到奖励,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得到提高。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所有的中学生都会意识到他们应该努力学习。课堂营造努力“想学、想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4)制定丰富的课程内容,分享丰富的信息文化经验,中学信息技术要打破思维定势,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开发教学资源,并配合中学生的需求提供精彩的教室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对教育的评价要全面,要加强对学习的信任。这个教育评价要充分、严格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式,重拾学生学习信息的信心,积极适应认知习惯,可以把信息技术放在重要位置,提高信息使用频率和重要性。
结束语: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科学实施多元化战略,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通过差异化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实践训练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应举.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165+167.?
[2]朱仲平.基于兴趣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