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丛奇
[导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导、带领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等情境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写和写不出的难题,使学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
        丛奇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百花校区   518027
        摘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导、带领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等情境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写和写不出的难题,使学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情境体验    写作   生活  激情  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生活是习作之本”。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在情境体验中积累写作的素材,获取创作的灵感。情境体验的内涵很广泛,包含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
        一、在学校中体验
        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体会到活动快乐,有感而发,抒写真情实感。
        比如,在运动会之前,教师可以预布置写话练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运动会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有了运动会上的趣事,学生就有话可写。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在指定的范围为运动员加油、助威。我班运动员都全力以赴、奋力争先……不巧的事情发生了。小宇参加跑步比赛正全力冲刺时,可能是太投入、太用力了,他的跑鞋一下子像长了腿似的飞出去了,他差点摔了一跤,跌跌撞撞地跑到终点。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本来他的鞋不出问题,他是有机会得第一名的,结果只得了第四名。”这个小插曲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了运动会上的趣味。
        一年一度的春游和秋游活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积累素材的好机会。不过有的学生在写游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流水账。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布局,抓住印象最深刻的某一个情境来写,可以加入适当的想象。一次秋游后,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深海探奇。里面有五颜六色的水母,它们的头上长着长长的触角。柔软的身体不时地变换出各种形状。其中有一种水母叫草帽水母。物如其名,它长得很像草帽,这样可以诱骗小鱼,以此来捕获猎物。看着这些可爱的小水母,我真想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和海星、海螺嬉戏。”这位学生细致地观察了水母的样貌,写出了它千姿百态的特点。
        二、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家庭生活是情境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家庭体验活动:做饭、学骑车、洗衣服等。让学生在长辈的带领下学习生活技能,体验真实生活;在挫折中成长,并写出成长中的感悟。
        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体验日记。

家庭生活的日记关键在于写出细节,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有的学生在家做汉堡,一步步写出了做汉堡的步骤:“我把冰箱拉开,从里面拿出水灵灵的番茄、新鲜的鸡蛋和青翠的卷心菜,又从橱柜里找出培根,准备开始了!我笨手笨脚地切开培根,把番茄切成片,把鸡蛋打到碗里搅拌,然后倒进锅里。鸡蛋很快就煎好了,一阵阵香味便扑鼻而来!最后一步是煎培根,我竟闹出了大笑话!“锅铲舞”开始了,我把培根放进锅里煎。诱人的香味再次散发开来。我从一个小盒子里往培根撒了点“盐”,喜滋滋地关上火,出去凉快了。不料,表弟偷吃了一片,跑来跟我说是甜的!啊?我难道下成糖了?我溜进厨房,再煎一些培根。最后一步做完了,把汉堡夹起来,开始吃喽!”在这段习作中,学生的动作描写很丰富。
        还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学骑车,于是写出了一波三折的学习过程——爸爸告诉我:“得抓紧扶手,脚用力蹬。”我坐上单车,他扶着我,我脚用力蹬,第1下,第2下,第3下,第4下……我成功了!于是,爸爸离开我,我脚用力一蹬,“我成功了!”我再次叫道。可是,我只顾着高兴,忘记蹬第2下了,就掉了下来,屁股疼极了。我的眼泪哗哗哗地流了下来。”
        三、在自然生活中体验
        写作来源于生活。教师应鼓励家长周末和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增加阅历。饱览山川五岳,采撷鸟语花香,观察植物的成长,感受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有位学生回到家乡——江西,游览了江西的九龙洞后这样写道:“游览龙宫洞就像翻阅一本神话故事,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下,有的石头像龙王宝座,有的像定海神针,有的像龙宫梯田,有的像金钟宝塔,有的像寿星老人,有的像大桥,还有的像孙悟空……姿态万千,令人惊叹!”
        经过学生的充分体验,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会使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学生描写自然的风景时,可以鼓励他们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景色的美感。一位学生去了草原后这样描写道:“呼伦贝尔风景美丽如画,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茂盛、碧绿的小草,像给草原披上了一件绿色的盛装一样,空气中还夹杂着芳草的清香,可爱极了。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吃草,时不时,羊儿还“咩咩……”地叫着,偶尔,还会看到牧民骑着骏马奔腾在草原上,好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啊!”学生用心去观察后,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读者看过后仿佛也身临其境。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的源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在生活的情境中体验,学生才有话可写,有事可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导、带领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生活等情境活动中去,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写和写不出的难题,使学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风行水上,自在成文。

 注:参考书目:
        《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让习作因体验而精彩——浅谈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陈春玉 著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