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 严才根
[导读] 学生利用自身之前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的参与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了有效教学方式
        严才根
        江西省南丰县实验小学
        摘要:学生利用自身之前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的参与到教师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中利用了有效教学方式。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这样才能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语文课堂中的精髓。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背诵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的了解该篇文章的深层含义,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愿根据自身的想法对语文课文进行深入理解,也就丢失了教师教学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有效教学
引言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提升阅读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程中阅读环节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固定的教学套路,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阅读,但是有效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与课外资源未进行充分融合
        对于语文文章的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利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讲授,没有对外界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枯燥乏味,不愿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活动中,小学生一般都处于好奇阶段,只要教师有效利用就会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调动,从而就会使其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充满兴趣,但是小学教师并没有充分将课本与课外知识进行充分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充分激发。
        (二)学生自我建设知识体系情况混乱
        小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构建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进行很好的拼接与结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整体理解。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沟通交流链,学生在阅读中如果出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需要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来有效的将自身接受到的知识进行整合,教师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于每项学习点的记忆,就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清楚的了解该项知识点的应用。但是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仍然缺乏一定的能力将每项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
        (三)师生课堂互动不积极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导致课堂缺少一定的活跃气氛,学生也就因此不能很好的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进行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将课本上知识根据自身的理解强加的灌输在学生的思想中,在课堂中也仅仅是通过词语考察与课文背诵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对该篇文章进行了深刻的记忆,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在背诵过程中也是死记硬背,因为其根本没有对文章充分的理解,不理解文章的意思,也就不能进行深刻的记忆。教师缺乏一定的能力对课堂气氛进行有效的调动,不能很好的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来表达自身对语文阅读的看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有效结合教材与课外资源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充分利用课外资料来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推荐,并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沟通,表达每个人在阅读该篇课外资料后的感想,利用这种发散思维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将课外资料的作用利用到语文教学课本中,让学生根据语文课本中文章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将自身对于本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进行充分表达,不论对错,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性,学生们就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
        (二)加强学生自我建设知识体系能力
        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引导,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想法,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的将这种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例如在课文讲解后,让学生对今天所讲解的知识点根据自身的想法创建一个知识网络图,构建完成后再下一节课堂中将每一位学生的知识网络图进行评比,表现最棒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与学习兴趣,通过对知识网络图的构建,学生也就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的整合与了解,从而也就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
        (三)增加师生间的课堂互动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应该进行充分的互动,这样才能够调动课堂中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来担任教师的角色,为下面的同学进行课文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对下面的同学进行提问,这样也就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对自身所讲解的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印象。有效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就是让学生在乏味的语文阅读课程中找到一定的学习兴趣,不用再根据之前陈旧古板的学习方式对文章进行死记硬背,忘记了语文阅读的真正含义。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布置下一节课程的预习作业,并且自身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们一起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者们越来越意识到掌握高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有效教学方式开始走进人们的学习生活,旨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高的学习价值。所以,为了探究有效教学方式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同时也解决当前语文阅读存在的困境,本研究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谭改顺.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J].东西南北,2020(04):116.
[2]杨斌杰.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方法探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2):28.
[3]顾英.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9(39):50-51.
[4]林华俊.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课堂[J].求知导刊,2019(34):28-29.
[5]刘子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