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孔令静
[导读]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基础性内容,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孔令静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实验学校 273100
        摘要: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基础性内容,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原因,有学生的原因,也有班级管理的原因。两极分化现象对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需要加以重视,积极的找到问题所在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对策
引言
        随着小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小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享受着学习中的乐趣,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则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观众”。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就原因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一、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
        (一)、家庭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家长式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学校的教学也需要校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对于一部分年级较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容易被家庭当中的种种因素影响到。如果学生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点都不过问的话,那么小学生的就会对渐渐地放松对知识的学习状态,最终造成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除此之外,一些家庭对小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一点都不满意,再加上对小学生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导致小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极其的大,对小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了影响,这些都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自信心不足
        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因此感到数学学习很吃力,也提不起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数学越学越不会,越不会就越不想学,以至于一想到数学课就很痛苦,这都是缺乏学习自信心导致的。这种学习的不良心理一般是由两种原因导致的:一是学习无用论,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实际用处,对数学学习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二是个别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来就较差,在遇到一点学习困难的时候就马上选择退缩,例如某一次数学成绩不理想,不先主动分析原因,吸取经验,而是先想到放弃,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三)、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随着教育的持续深化促进,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应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依然应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来领导小学生进行对数学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但不利于激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有极大的可能导致小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长期这样进展下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造成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情况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家校环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与家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当前家长的教学理念,即除了关心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外,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通过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学习环境。学生走进校园,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还为了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及获得教师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对于那些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和困难的学生,学校以及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要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走向成功。而在学校内,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班级学习氛围,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让他们能够在班集体中逐渐找回学习的自信,感受到来自班级家庭的温暖和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缓解两极分化
        老师在上课前必须仔细钻研教材,针对自己班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也必须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正确把握好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此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够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全部掌握了教学的新的知识,必须正确认识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有先后的,就算是我们自己,对一项新事物的掌握也不能够保证每一次都快速的掌握的,所以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有些事情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看到他们的努力并鼓励他们进步。
        (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良好的师生沟通会建立真挚的师生情谊,只有二者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使教师对学生做出更透彻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实际需要,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不足强化学习,使其综合技能和成绩逐步得到提高,倘若对班级的学生了解不够透彻或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不仅不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能向教师寻求帮助,甚至丧失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为此,教师必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之成为知心的朋友。此外,在建立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情感是最为重要的,教师除了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感化学生外,还应当学会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放下心理防线,从内心深处更好地接受教师,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且高效地进行下去,从而为后续课堂教学夯实基础。事实研究也表明,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交际气氛,因为只有使学生感受到教学课堂中浓浓的学习氛围和温馨感,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表情、声调和肢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期望,使其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四)、适当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法
        通常情况下,两极分化常常难以避免。有鉴于此,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逐步减少差异化程度,鼓励学生共同进步。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应注意这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学业进步。所谓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教学评估方法的分层。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学习的有效性,并及时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进步,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信心。合作教学是指教师应鼓励学生加强沟通,适当开展相应的“助教”活动,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供课外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为缓解两极分化的现象,应立足学生现有基础和思维模式,施以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大大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卿仕松.论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60-463.
[2]吴晓霖.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9(07):124.
[3]王保芬,郑琳.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89.
[4]姚兰琴.两极分化下小学数学教学均衡发展策略[J].学周刊,2018(02):57-58.
[5]张冬保,曾凡毅,王之雷,吴秋红,韩义波.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