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邓双有
[导读] 伴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因为只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
        邓双有
        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孟家庄幼儿园741300
        摘要:伴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因为只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将自主学习理念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习得一些数学知识以及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受新式教育思想的影响,老师和学生越发重视数学这门学科,同时也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要给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要为学生讲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一、正确定位学习中师生的角色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主宰整个课堂的往往是老师,那么这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据了解,一般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这样的课堂虽然看起来秩序井然,但是没有一点活力,更别说锻炼学生的自主动脑思考的能力了,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所以,在一堂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定位不准确,老师还是扮演着课堂上的权威者形象,课堂还是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走,那么势必会限制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但是如果老师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思考,彼此间加强交流合作,则会起到不同于往常的效果。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必要的疑难问题老师还是要做适当的解释和引导,只是说不要占据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关内容时,由于一开始接触平面图形,学生肯定是十分陌生的,那么老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加强小组间的交流,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记住一些重要知识。此外,老师还可以提前为学生设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活动一些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主动学习到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由此可见,要想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目标,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锻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课堂交流,共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不要被死气沉沉的环境束缚。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依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因此,老师要设置问题情境,老师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发散思维,回答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比如,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数学竞赛,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运算法则的计算顺序是什么?那么,针对学生的思考回答情况,老师可以给一些学生表扬和奖励,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利用该方式,学生在参与比赛中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育新思维,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贯彻生本教育。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想法新颖的年龄阶段,有时候只需要教师轻微的指导,他们就能完成的非常好。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时、分、秒》内容时,为了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的学习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观察钟表,然后将时针、分针、秒针的不同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需要分享给大家。同时,老师还要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学生需要做到自主探讨解决问题,创新理解学习内容,最后进行一个总结。当然,总结包括许多: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更合理的学习意见等等。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设计大量的课堂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课上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善于思考,认真钻研,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设立自主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需要坐好认真听课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课堂无法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能给学生增添了一些压力,很难促进学生学习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老师就要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在上课时,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发智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讲述一下自己对数学课堂的感受和体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时,该问题需要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那么一开始老师不要直接为学生讲解例题和答案,应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该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解决,之后通过检查和提问学生,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漏洞,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这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思考的误区,能够纠正错误,有效的发挥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能力,学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高效的解决这一类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个人为出发点的一种学习模式,意在提升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老师和学生的眼前,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创设自主探究式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素垠,陈亚屏.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J].新课程,2020(38):170.
        [2]刘珊珊.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方向研究[J].新课程,2020(34):25.
        [3]吴淑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0(34):152.
        [4]金娟.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08):72.
        [5]卢俊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读写算,2019(3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