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9期   作者:郭莹
[导读]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将培养高中生的绿色化学观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通过改变实验装置、规范实验操作、运用微型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促使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得到有效践行
        郭莹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274100
        
        摘要: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将培养高中生的绿色化学观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通过改变实验装置、规范实验操作、运用微型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促使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得到有效践行。本文对高中化学绿色化学观的概述进行介绍,并且从三个方面阐述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学观;
        引言:高中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观的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化学实验中,解决日益严重的化学实验污染、化学实验问题。教师、同学需要从根本、从源头创新的化学行为,形成新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深入探究教师的知识讲授内容,进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教师利用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帮助学生优化教学步骤、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化学学科绿色化学观的概述
        高中化学学科的绿色化学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绿色化学发展观,这一观念指出,通过人口、环境、经济共同发展,来实现各资源、各领域全面发展。既要对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等进行保护,又要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避免浪费。第二,绿色化学价值观。这一观念指出,在人类对环境、资源等深入分析后,了解其性能特点、利用价值,促使人类的运用、探究等经验得以提高,进而形成与自然发展、绿色化学等有力的价值观念。要以保护、节能为价值理念,人类要坚持与生态和谐发展。第三,绿色化学教育观。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绿色化学作为教学重中之重,以提高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使高中生从根本上改善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以此来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活整体水平,促使学生可以受到良好的化学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意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策略
        (一)、改变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效果
        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步骤进行创新,避免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浪费和污染,并且要节约时间成本,为教学和学习争取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促使实验过程优化。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对课本知识、化学实验、实验药品、实验装置等都有良好的掌控能力,进而优化实验效果。
        例如:在学习“CuSO4、NaCl和AgNO?三种溶液进行反应”的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溶液浪费,而且“CuSO4、NaCl和AgNO?”这三种溶液在反应时,会出现重金属的元素,如果不恰当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这不符合绿色化学观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教师运用绿色化学观的要求进行操作活动:第一种改变,教师运用“滴板”来吸取溶液,这样能够避免实验试剂的浪费,减少环境的污染;第二种改变,教师将剩余的溶液与其他的试剂进行充分反应,将溶液转化成无毒无害的化学物质,然后再进行处理。这样既保证了试剂的使用安全,又拓展了化学实验过程,最重要的是实现了绿色化学观的根本性目的。
        (二)、规范实验操作,实现绿色化学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就要通过化学实验的现象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水平。教师要通过规范实验操作的步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促使高中生的化学实验理念更严谨、更科学,避免因化学实验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切实落实绿色化学观。


        例如:在进行“SO2的制取”的化学实验时,在实验操作中会出现:因为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实验步骤,造成气体泄漏的问题,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不能准确控制药品使用数量,造成药品的浪费现象。在绿色化学念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如下改变:(1)、教师将玻璃片放置于白纸上,在玻璃片上放少许“Na2SO3晶体”,将紫色石蕊溶液、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PH试纸放在一旁。(2)、实验过程中,教师在Na2SO3晶体上,滴几滴H2SO?溶液,再把烧杯覆盖到上面去。(3)、对滴液颜色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观察。这种改变可以有效控制药品的使用量,可以有效避免浪费和污染。
        (三)、运用微型实验,减少污染排放
        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以绿色化学观为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卫星化学实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绿色化学观的理念,促使化学实验科学、有效完成;一方面,节省实验试剂、节约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促使学生可以正确培养绿色化学观念。微型化学实验使用的实验试剂要少于正常化学实验试剂,而且微型实验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料等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就直接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影响环境。比如:氨气的制取实验就会导致空气中弥漫着臭气。因此,教师通过有效运用微型化学实验,既可以保障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教师教室内环境安全、健康;又可以促使化学实验变得绿色、节能、环保,有效践行绿色化学观,有效减少由于化学实验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运用化学实践活动,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课本内容、实验教学;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连接,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采用绿色化学观和不采用绿色化学观进行化学学习的区别,进而加深自己的绿色化学意识,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观。另外,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而学习的化学知识,才会让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更具说服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践行绿色化学观,进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地质、水源的实践勘测、检测,找出地质、水源等受化学影响的证据;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厂矿企业的生产、制造方式,进而体会到绿色化学观的重要影响意义。通过运用这种实践活动教学的方法,能够让高中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化学知识、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结语:
        总之,绿色化学观是建立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化学实验的理念之上的新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细节,完善过程、优化结果,促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师要在教学时,注重教学理念的普及、教学概念的培养,促使高中生可以在思想、认知、行为、意识上践行绿色化学观,进而提高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志成.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化学观的教育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3). 
        [2]侯志刚.刍议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7).
        [3]龙莉娟.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入绿色化学理念[J/OL].现代阅读(数育版).2013(01):120.
        [4]赵大伟,王佩华,孙红梅.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9(09):229-230.
        [5]杨雨东,赵桂平.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05(04):196-197+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