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琴 乔艳花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032300
摘要: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中的基础,也是高中理科学习最基本的基础能力。因此,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高中生的普遍存在的状况是理论知识扎实,但运算能力相对薄弱[1]。有的学生甚至在正式的考试中,因为运算方法不当,运算速度慢,而浪费过多的做题时间,不能完成考试题目,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针对学生这一薄弱的环节进行着重研究,并得以最大化地解决。此文针对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发表一些拙见。
关键词:策略分析;运算能力;纠错;反思
引言:
培养熟练与良好的运算能力,是一个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基础。数学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需要合理性,针对性,简捷性地注意对学生运算能力进行指导与锻炼,以此来开拓学生们的思辨能力,保障老师在课堂中的质量。因此,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从经验与大量的事实实践中提炼一套对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因素
对题目意思的正确解读。不论做什么类型的题目,首先必须要读懂题目。提炼题目中的重要有效的信息,加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数学是对理科思维与变通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在拿到一道题目之后,快速把握给定的条件,仔细反复排查后,发掘题目中与解题有关的隐含条件,将二者结合,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与步骤。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三课本的一道课后复习习题:
已知椭圆zx2+3y2-6z=0的一个焦点为(0,2),求z的值。
分析:把题目中给出的椭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由于c=2,根据关系a2=b2+c2可求出z的值。
解:把方程变形为x2/6+y2/2z=1.因为焦点在y轴上,所以2z>6,解得z>3.也因为c=2,所以2z-6=4,z=5合适,故z=5。
对运算方式的正确选择。不同的运算步骤决定运算过程的复杂性,因此,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对一道题不同的解决方式,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最简便的运算方式。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的教材中,学习不同的函数模型运算时,教师可以对各种函数类型对应的不同题目,逐一突破,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懂与记忆该类型题目的解决方式。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与不同的数学知识分支相结合后,能够正确又有效快速地找到解题方法。
二、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提高对数学运算能力的的重视。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运算能力差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在学习中“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消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意志与能力,因此,一个良好的运算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加强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力度。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注重运算能力。夯实新课改中对高中数学运算的要求,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与实际操作,不让运算能力成为高考数学的绊脚石。
运算过程中及时地排查与纠错。教师应加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排查与纠错的力度。及时地告诫与纠正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犯错的问题,加深学生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避免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因粗心大意与含含糊糊对同类型的题目再次失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也培养了及时排查与纠错的好习惯。
及时反思与总结做题思路。只有当学生不断地反思与总结运算过程,熟能生巧,理解所学此类知识模型的运算过程与用途,才能明白什么样的公式,方法与法则适合什么样的题目类型,并在以后解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解题方法,最大程度地实现“一题会,同一类型题都会”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的教材中,在学习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其坐标表示等相关内容这一模块时,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乘运算与代数式的运算方法一样[2]。但是要切记注意的是,代数式的书写方式与向量的书写方式不同,与一般字母的书写方式也不一样,书写向量时一定要带上箭头。虽然它们的运算方式相同,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因此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要牢记于心,时刻警惕,不要在不该丢分的地方丢分。
三、结束语
面对目前高中生运算能力薄弱这一普遍又迫在眉睫的难题,高中数学教师们一定要敲响警钟,引起高度重视,将培养高中生们的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运算方式和技巧,反复认真地进行讲解,举一反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与记忆,加强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当然,培养一个好的运算能力并不是一举成功的,需要的是教师们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只要高中数学教师以严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难题,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最恰当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会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许小健.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师,2019,000(012):74-75.
[2]韩传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000(00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