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全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这一方式被教师频繁使用,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探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将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
1 探究性教学定义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参加开放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该教学方式主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探究与讨论,利用已有知识迁延出尚未学习的知识,从而对新知识、新问题进行探索。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简单的记忆和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它的目的在于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重点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最终达到学生理解认识与思想境界上的升华。将其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地理课堂改革迎来崭新的局面。
2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用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使探究性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有效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科学教学目标的指导。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大力提倡,很多教师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必须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不可否认,探究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地理知识,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学习知识的途径。例如“七大洲名称”“矿产资源的分布”“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国家的分布”“各区域的地形区的分布、国家省区的分布”等这些分布性的基础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七大洲名称、矿产资源、国家、省区、地形区等的基本分布情况的结论,采取观察法、讲授法,便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无需开展探究性教学。
对于初中地理教材中,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部分教学内容,则可采取探究性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
如对“比例尺”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比例尺的概念以及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可以开展探究性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线,借助观察、思考、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首先列举生活实例,如用1:50和1:100两种比例尺例绘制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观察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理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大比例尺绘制的地图范围小,内容详细;用小比例尺绘制的地图范围大,内容简略”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再比如:对于“中东”的石油输出路线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比较石油输出路线的优劣时,可开展探究式教学,先让学生利用希活白板画出石油输出路线,再让学生说出选择该路线的理由,然后让学生作出分析评价,从而分析出同样输往欧洲,而选择苏伊士运河航线与选择好望角航线的优缺点,继而归纳出在选择运输路线时,既要考虑路程的远近,又要考虑运费的高低,还要考虑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所经路段的特点等!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掌握中东石油输出路线。
2.2 合理设置地理实验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实验作为一个全新的中、高考命题形式,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初中地理作为一个既有文科性质又有理科性质的学科,需要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更多细节。相比其他学科,地理学科的实验并不像其他理科学科要求那么高,往往只需要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得出其中存在的地理原理知识就可以。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河流地貌形成和发育有关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课前小实验来引出课堂要讲的内容。教师可以准备一个透明的瓶子,在里面放适量的水、小石子、适量的细沙和泥土,再盖上盖子摇均匀,之后在课堂上利用这个工具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时候学生就可以看到分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教师告诉学生准确的答案,引出河床地貌形成的课程内容。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可以活跃地理教学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
2.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影响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学氛围的营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探究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讲解一些地貌方面概念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共同探究相关知识。首先,为每一个小组划分适当的探究范围,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自主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最后再将本组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收集、提取、总结、整合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合理使用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探究目标,然后为学生创设体验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帮助学生完成更加高效的探究性学习,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张山峰.论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46.
[2]谷烨,任国莉.地理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9(08):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