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晶
福建省漳浦第二中学
摘要: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要重点突出数学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要从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动参与意识;策略
一、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日常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要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自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仅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为出发点,还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跟上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这样才不会在时代中落伍和被时代淘汰。
二、如何培养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主动参与意识
(一)构建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的构建是否成功,一直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需要首先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将其兴趣引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例如,在学生进入到高中,对电脑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二进制作为当前电脑系统构成的核心,与数学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二进制的简单介绍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入的课堂当中,并以此来构建起一个带有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环节除了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外,还要注重于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利用互动的形式,将相关内容作为引导的主要方向,从而实现对课堂氛围的改善,并使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与显现。此外,提问在数学教学中也有着自身的独特作用,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们能够通过由自身的思考来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创建出带有探究性质的课堂氛围。
(二)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角色
其一,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这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能够更好地发展。这是我们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目标之一。
其二,教师要充分深挖教材,以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要打破原本沉闷的、缺乏生机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能力。
其三,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教师是课本的建设者和研发者的教育身份。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化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的图形与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多种元素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具有生命力,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过于沉闷的情况,并通过多方面的刺激,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在涉及到关于立体几何的问题时,因为学生对问题缺乏直观的感受,从而导致其难以对知识进行一个准确的理解,使课堂教学的效果难以保障。而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后,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直观的相关教学内容展现到荧幕上,让学生对几何体在空间当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各个要素在进行计算过程时的原理,令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直观感受,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
一是,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是,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实施,从而更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和提升自我。
三是,师生互动还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
例如,在进行简单的解答题讲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否会有更加简便的解题方法。在解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之前所讲过的例题。解答题通常是将各章节的知识内容汇总起来的形式出现。教师进行总结时,要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解题。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这样会真正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导者,会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和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热爱之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来讲,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心智发展较为成熟,而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在这一心理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从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入手,不断进行教学创新。
例如,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出示生活中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如在火车轨道上奔驰的火车、让学生观察课堂中有哪些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现象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直接捕捉到数学信息,让学生从直接感知到观察,再到实际的动手操作,完成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的数学世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述,教师要全面践行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摒弃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独立意识的人、有独特生命特征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同时,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J].卢艳华.??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2)
[2]基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韩玉双.??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