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贺艳霞
[导读] 在现在新教学之前,都是采用老师在黑板上写
        贺艳霞  
        山东滨州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小学
        摘要:在现在新教学之前,都是采用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埋头记的传统教学方法。经过改革之后,现在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是一个引导人。本文主要讲的就是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主要以引导学生为主,给学生抛出一块砖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更多更好的玉。老师在自主教学中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领路人身份,不再是主体了,而主体的位置变成了学生们。老师不能再采用以前老式的教学方法,要更注意课堂多样化,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可以拥有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教学改革之后,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老师不能使那个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人,老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音频和视频等等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按部就班的死记硬背课堂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有用的东西来引入或者是创建有趣的情景引入课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把引导式教学展现的淋漓尽致,最重要的是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在心智上不仅发育不全,而且还很好动,因此这时候需要老师通过实物和创建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步步引入课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钟表这一板块,老师不应该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去认识熟悉钟表,老师可以拿一个实物的钟表去课上。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家里都有的东西是什么啊”,学生们回答后拿出钟表问学生“同学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家里有这个东西吗?”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在家里,爸爸问妈妈现在什么时间了,妈妈回答道现在五点了”通过这一情景想学生提问“妈妈为什么知道是五点钟了呢?”通过这两种方法引入了“认识钟表”,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就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在学生的回答参与中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自主学习策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随着学习的推进,问题会越来越多,但是老师要把问问题的身份转变成解决问题的身份,学生把回答问题的身份转变成发现问题问问题的身份。老师不能一直解决问题,也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提出是否是有意义。

小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为了表牙膏向老师提问,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老师要及时发现并且纠正学生。问题的提出要事实就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问题。
        为了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第一点中的通过实物和情景创设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文图。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时、分、秒中,老师在上课的前一天让同学们放学回家观察家里的钟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问问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又对什么有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提出情景“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一起玩耍,小明看着墙上的钟表问小红:‘小红,你知道那根长长的是什么吗?’小红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呀。’”然后可以向学生求助说:“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那根长针是什么和它的作用,并且发现另两根针,主动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实事求是的,并不是一些无用的问题。通过这两种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引导了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在和学生一起解决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不断循环,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好。
3、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策略不仅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更主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以前实物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下,老师包办了各章节的侧重点,学生没有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就记了老师包办的知识。但是经过改革之后,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对章节和知识侧重点会掌握的更加牢靠,在进入新的学习知识时,也不会对前面的内容觉得似曾相识或者是觉得新知识很难。
        主动学习在老师的鼓励、课堂的愉悦氛围下不仅可以发挥出来,也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老师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天,让学生找出一年级上册的书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一年级下册中的20以内的进位减法,找出20以内进位加法或者减法的规律并且预习新知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引导用学生自己找到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来试着解决一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样学生不仅复习了前边的知识,又预习了新的知识点,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发挥了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后期或许不用老师的提醒就自己会主动学习了。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牢固,对新的知识也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数学是陪伴我们学习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基础,一定要把基础打好。自主学习策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并且发挥和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洪能.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读天下,2019(5):29-29.
[2]蓝庆广.自主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2017(9):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