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张林荣
[导读] 在语文这一重点学科中,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林荣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 561200
        摘要:在语文这一重点学科中,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分析;对策
引言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新课标一线的实施者,我们要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及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一直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自身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导致阅读教学效率较低。为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有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投入阅读学习中,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学生思维固化严重
        学生思维固化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足,学生不愿意思考,不能从多方面去考虑、去看待问题。而且会让学生过于依靠老师,不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清朝时,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一种固定形式,但是需要有创新的文章,想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靠的可不是外在,而是真本事,还有就是对同一种常见的事物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思维固化会使得学生更容易钻牛角尖。语文教学不能够只停留在一种观点,要从多方面来看待问题,只有这样在同一个问题上,你才会有新的见解。学生思维固化严重,导致我国语文水平下降。
        (二)教学观念的落后
        就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教师过于注重对阅读内容进行单纯的讲解,没有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会长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和知识积累上都会远远不足,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高。阅读也是考试占比分比较大的一项题型,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将重点放在学生对题型的理解和分析上,更注重学生在考试中的答题过程和答题技巧,忽视阅读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熏陶。
三、对策
        (一)解决学生思维固化的方法
        在新的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选择要学习的内容。老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提问,自己解决,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角度。老师在讲课的方式上也可以有创新,在讲关于风景建筑类的文章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作为开场;讲古诗类时可以讲一些背景故事,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相关内容,还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组队探讨。老师要在旁指导,引导他们去思考、讨论并且找到答案,让学生一点点地改变思维方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原来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个方面去思考,原来这样思考又是一个不同的答案。
        (二)加强课外阅读,拓宽人文视野
        例如在讲《使至塞上》这一课时,这首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让学生对边塞景象有更多的了解,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讨论关于边塞的诗词,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与整理,最后相互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课下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要认识到阅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地将学生获取高分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多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展开阅读教学活动,让阅读变成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摘抄,并且写一写读后感,强化阅读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教学往往存在一些片面性,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温发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9(32):118.
[2]赵颖昌.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及对策 [J].新课程(中),2019(09):22-23.
[3]林香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J].考试周刊,2019(66):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