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第一幼儿园 618000
摘要:创造力,一个社会进步,国家崛起的源动力。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肩负的培养一个民族的重大使命。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发展。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观察,激发幼儿绘画创造的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美术活动 发展 幼儿 教师
一、幼儿美术活动与创造性思维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概述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有创造力的人,而不只是重复前人做的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幼儿美术活动与创造性思维,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艺术创造的潜能与生俱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他们的创造反映着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幼儿这一时期,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活动,为幼儿的创造思维打下坚硬的基础。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的良好途径,但幼儿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预设总会小于幼儿生成,正确地传授技能与培养幼儿创造力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偏差。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只是他们作品的效果。
(二)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愿意在多种方案多种角度去探索和发现。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精英与凡人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以及优良品格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是不同于分析能力,智商,理论的另一种本领。
创造性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根源,没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就只是一副躯壳,空洞而乏味。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打破固定已有,与众不同。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在他们的好奇心与自我表现上。他们总是在问,总是在触摸,总是在感受,每一次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都说明他们对一个新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或者他们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更大的可能只是一幅涂鸦,但那里可能就隐藏着孩子创造力。
二、创造性思维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健康领域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健康领域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创新,幼儿心理发展会更加健康,幼儿锻炼身体的方式和途径也更多了,自然,兴趣也会更加浓厚,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更多了。
(二)有利于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语言领域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让语言更加生动,让语言“活起来”。
通过教师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正因为其作品的创新让其语言也得到了创新的锻炼。
(三)有利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社会领域指出:幼儿社会邻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由此可见,社会领域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未来有多么大的意义。具有创新思维的幼儿当然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脱颖而出,让他们结识更多朋友学会更多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也会更加自信,对将来也更好。
(四)有利于幼儿科学领域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科学领域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社会认知。
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是拥有科学探究的欲望,而探究欲望则来自每颗好奇的心,每个新奇的想法,每位充满幻想的幼儿。而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性思维。
(五)有利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幼儿艺术领域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能产生审美愉悦感,丰富审美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幼儿人格的完善。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审美创造能力的获得,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审美感知的敏锐和审美情感的丰富与深刻。
三、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人的审美情趣是在欣赏活动中和创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绘画既是一种创造活动,又是一种欣赏活动[2]。在美术活动中如果教师注意去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每位幼儿对“什么是美”的看法都不相同。自然,每位幼儿在一幅作品中所发现的美也是不同的,从而使他们的再次创造所表现的美也不同。让他们的课堂和生活都充满着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二)充分发掘孩子的创造能力
儿童的创造能力有多强?我只能说最强!他们可以自己想象一片天,没有我们眼里的臭氧,沙尘与污染,仅仅单纯而美丽。元素不多,但不受限制。要发掘出他们的创造力,需要我们老师的细心观察。当他们展现给你一个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正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请肯定他:当他们面对事物起疑惑时,这正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请引导他;当他们都能反驳你固有的思维时,这正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请赞扬他!
每一幅画,都代表着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笔下生成的,不是简单的线条与颜色。它们是儿童眼里的世界,对于事物的理解。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这世界的一切”,所以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想法不应该被一个标准范例所抹杀!
(三)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深林再大也没有俩片相同的叶子。所以我们不应该对所有孩子都采用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差别不在于高矮胖瘦,头发长短,而在于他们各具特色的品质。
未来学家奈比斯说“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最需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二十一世纪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各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卫民.儿童艺术教育创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范.美育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宋爱慧.创意绘画与幼儿创造力发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
[4]王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2011,(02).
[5]田爱芳.唤起童心世界的美[J].学前教育.2014,(7-8)
[6]郝思凤.说说画画中的幼儿绘画教学[J].幼儿教学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