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刘艳艳
[导读] 伴随着我国愈发重视素质教育,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艳艳
        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伴随着我国愈发重视素质教育,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有目的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时需要对提问的内容进行有效考虑,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与作用。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课堂题问效率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给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措施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1问题较为简单
        课堂提问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创造能力,但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提问方法缺乏技巧,导致提问的效果未达到预期,特别是部分老师所提的问题较为简单肤浅。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提问时,考虑到节约上课时间等因素,所提出的问题较为表面,很多都仅仅停留在学生回答对或者不对层次上,未对学生进行逐步深入提问。一般来讲,学生必须通过提问来认真思索之后最终得到正确答案,通过提问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未来课堂提问中必须充分考虑提问的问题是否具有思考价值,抓住课堂知识重难点来精心设计问题。
1.2提问次数过多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了提问次数过多的现象,提问次数过多并不代表着提问质量就高,很多老师会出现无效多次提问,这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和启发学生思维并未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无效提问次数过多,导致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应对教师提问,而没有时间独立进行思考与分析。特别是部分小学生在心态上害怕老师提问,而老师课堂提问次数过多,导致小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处于紧张状态,面对老师的提问出现草率回答的问题,致使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教学任务。
1.3提问形式较为枯燥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存在提问形式较为枯燥简单的问题,部分老师在上课之前未对提问的效果方式进行有效合理规划,导致有一些问题并未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在提问时较为突然,学生未经正确思考便要求回答,会导致学生产生困惑的情绪。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做好问题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学生做到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另外,教师在设计提问方式上也存在枯燥无味的问题,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未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提问形式的趣味性。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2.1提高提问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些知识点存在缺乏趣味性的内容,如果老师只是按照课本盲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枯燥厌烦的情绪,但如果老师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有效设计提问,能够充分激即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模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提问问题时应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只有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才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并且还能有效营造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老师的课堂提问可以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知识点时,可以设立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如将九个苹果分给三位同学,那么每个人将会分到多少个苹果呢?这样的提问有效贴近教学与学生生活,学生思考起来较为熟悉,也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消化理解。
2.2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教学提问并不是指提问的次数越多就越好,而是指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根据所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提问,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问,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提问,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对于那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可以向其提问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另外,教师所涉及的问题应该做到具有明确性以及具体性,使学生能够明确了解教师提问的内容。由于小学的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学生难以接受的名词以及术语,使问题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教材以外的深奥词语。
2.3提问能够做到循序渐进
        小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确保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提问问题时能够做到由浅入深,最好每一个问题之间衔接紧密,做到一环扣一环。例如教师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将复杂的应用题按照解题步骤分成几步提问,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数学逻辑感,也能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另外,教师也需要在提问时将新旧知识相融合,把握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逐步对知识点进行把握,做到逐步深入。
2.4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在实际小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提出问题之后,未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缺乏仔细思考,而出现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错误的问题,之后老师会迅速给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并未发挥提问的真正目的,学生也缺乏有效的思考。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不能马上向学生重复问题,或者是要求其他学生来回答,这样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与思考,也能够使学生系统条理的回答问题,有效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2.5对学生回答做出适当评价
        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问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表达的观点以及回答问题的答案进行客观评价,明确表达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应该对该学生夸奖鼓励,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更正学生答案,同时也需要对该学生积极鼓励,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公布答案时,不能将正确答案强加给学生,需要由教师仔细引导,由学生们主动地探索出正确答案。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态度与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态度,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从问题中获得数学知识,并不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积极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回答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倩倩.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79.
[2]钱连梅.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3-364.
[3]徐艳红.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化方法[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94-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