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唐利军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媒介
        唐利军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横塘学校 湖南 永州 425917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若能在开展语文教学中参透这门艺术,利用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语言落实语文教学。就能够发挥语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传递、学生内心的温暖与润泽。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力求发挥语言艺术的独特功能,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高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别林斯基曾说道:“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火焰和热”,可以说,语言它寄托着情感与内涵,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若能够参透这门艺术,语言的感染力会成倍的增加,信息传递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课堂教学这一门语言艺术。要利用语言艺术,辅助语文教学,深化教学效果,在发挥教学语言“润物细无声”作用的同时建构艺术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规范准确,正确传递信息
        语言规范准确,是小学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学生模仿教师“一言一行”,这决定了教师必须说普通话,规范、准确的传递信息。语文学科对教师的普通话要求规定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语言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每一个字、音都应当契合“标准化”要求,杜绝语文课堂上语言使用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且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地方俗语、网络俗语,或将一些不规范的流行语言、广告用语带入课堂。这会造成学生语文学习的混淆,也会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表达的现象。
        二、教学语言真实简洁,教学言不在多
        正所谓“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滔滔不绝,完全将课堂看做是自己的表演舞台。要注重语文教学语言的真实、简洁,更要适当的运用教学语言中的启发性特征,通过简洁的提问来唤醒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绪,在点拨学生、引导学生中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问,提问要把握注重点,引导学生在教师引导性语言的带领下进行课文思考:
        (1)父亲不喜欢这条鲈鱼吗?为什么要放了它?
        (2)“我”长大后是否理解了父亲的做法?
        (3)鲈鱼代表着什么?
        教师应当注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要贴合小学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宜在教学的过程中高谈阔论,运用一些专业性词汇。而应当尽可能的保持教学语言的“白话”特征,让学生能够在相对真实、通俗易懂的语言之中理解教师所教,进而掌握语文知识。
        三、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激活语文课堂
        一节好课,一定是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为了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过来,让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改变机械性的语文课堂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就要确保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既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语言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又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语言文字变得更真实,让课文变得“有味道”。学生们能够在教师语言的带领下“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四、教学语言幽默风趣,加深趣味体验
        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道“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表达能够让课堂变得趣味满满,也能够通过幽默的表达卸下学生的心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之间的关联、与教师之间的关联。课堂氛围也会因幽默风趣的语言而变得轻松、活跃。这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并不是讽刺挖苦,它的基础是爱,而不是批评。即使当学生在出现一些错误的学习行为举动时,教师也要以爱为基础幽默的化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语文课堂上教学语言的风趣与幽默,才横容易直达学生的内心深处。
        五、教学语言音韵和谐,课堂充满美感
        汉语言本身就充满艺术魅力。当你去深度剖析汉语言,能够被他的抑扬顿挫之美、整齐规划之美、回环反复之美所吸引。读语言,好像在品音乐,这便是汉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也要注重教学语言的音韵和谐。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情真意切,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进入到语文一个又一个精彩绝妙的世界中。这样的语言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也能够带领学生获取美的享受,能够让语文课堂充满美感,进而利用教学语言实现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灵活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打造艺术与效率兼并的高效高质小学语文课堂。就必须理解上述五个内容,更要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这样教师对语言艺术的参透才更到位,语言艺术才能够辅助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春兰.浅谈小学语文语言艺术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6):36-36.
[2]罗小玲.小学语文语言艺术探微[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4):1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