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吴菁
[导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大多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非常的枯燥,尤其是小学生
        吴菁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魏庙镇中心小学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大多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非常的枯燥,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还是孩子,更喜欢的是动画类的事物,而不是枯燥的文字。因此,许多学生更愿意接受图画版的教学方式,即在思维导图视角下的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不仅仅只是为教师的提纲而设计的,更是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打造更加趣味性的课堂而设计的。思维导图可以是由教师一手设计,也可以是学生们设计,有趣的图画夹杂着语文知识,将学生带入更加有意思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思维导图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创新策略
        引言:思维导图是利用大脑自身的规律并全面调动思维逻辑、语言文字等为课堂提纲设计的图画。因此在教学中以及学生的学习中,思维导图都能起到一个记忆以及总结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便是课程过于枯燥,学生无兴趣去探究的问题,尤其是小学生。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为中学打基础的时期,而语文最关键的学习时间便是小学时期,影响着未来的语文学习。而当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模式出现之后,许多学生的反响都是良好的,教学成果也大大地提升了。因此,本文将以本人的实际情况来提一些可塑性建议。
  一、多与学生交流,设计最合适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仅仅是教师们的工具,也是教师与学生们的纽带。在教师自己设计思维导图之前,可以多与学生交流,设计最合适的思维导图,将语文教学发挥到极致。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思维导图都能引导学生,有些教师只将课文关键字提入思维导图,只管简洁,却不管趣味,这样的思维导图和没有思维导图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在设计思维导图时,一定要多与学生交流。比如在设计五年级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思维导图时,可以去找一些关于少年的形容与漫画图,将其融入思维导图中[1]。这样的作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们,也能更加清晰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简洁不失乐趣的思维导图才是小学生们较能接受的。小学生们比较好动,喜欢看动画片,尤其是现代的小学生们,手机与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传播,使得现代娱乐的途径多了起来。人们越来越追求视觉上的享受,尤其是小学生们,对学习没有以前的渴望,运用适合的思维导图,才能将学生留在语文天地。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应多与学生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在与学生交流时,当遇到多种不同的答案时,可以运用这种的方法来设计思维导图。

比如在为六年级课文《两小儿辩日》设计思维导图时,可以询问学生们对这两小儿有什么看法,对太阳有什么看法,对古时孩童的模样有什么探究,然后采用折中的方法来设计思维导图。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被映射到思维导图上时,会感到惊喜和感激,对课堂的效应也就更加多了。
   二、课堂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多于学生互动
        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为了配合课堂,因此教师们在上课时可以多运用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给每一个学生观看,与他们讨论,与他们互动。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设计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投票最喜欢的思维导图,并与予奖励。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积极度,还能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五年级学生《田忌赛马》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预习,让学生们将课文缩减并做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布置成每个学生都要做的作业。这一趣味作业也会提高学生们预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熟悉度[2]。且这样在课堂上,教师们不仅可以运用自己画的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学生们的思维导图,增加自己与学生的互动。小学生们对学习没有很强烈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大多都比较简单,甚至有严重的会因为自己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来决定自己对该科目的态度,因此当与学生们的互动多时,也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增加课堂效应。比如在教《少年闰土》这一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学生们画的思维导图来询问学生,对少年闰土的看法,对课文的看法,对当时背景的看法。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强课堂效应,还能了解学生们对事物看法,也更能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视觉下,学生更加的能接受枯燥的课文,也更加能将语文学进内心,而不是将其当成任务去应付,而是由心而喜爱语文。
        三、结束语
        尽管现代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得并不是很多,但许多实例证明了这是有用的,是有效的。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多加运用思维导图。小学时期时学生们打基础的时期,他们面对的是图画拼音转变枯燥文字的突然转化,大多学生都是因为该时期没能好好把握而耽误了接下来更高难度的学习,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刚好可以让着转变时期多了一个桥梁,帮助学生们更快越过这突如其来的“文字考验”。当然,在学生们遇到关于思维导图的问题时,教师们也要积极耐心的回答,让学生们在这种视角下更好的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张岩.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版),2018,000(006):52,54.
[2]李雪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 2020,000(009):P.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