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阅读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可以为写作做好准备,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考试中的题型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前言: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予以落实的两项教学任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可以从“大语文观”角度出发,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基于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写作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这样既能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效果,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同体裁文本阅读、赏析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阅读记叙类文本时,在学生深入品析文本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匠心独运,品味课文的精美之处以后,即可引导学生就某方面进行有针对性训练。比如:人物特点仿写,训练学生人物的描写方法。学生在阅读了文本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材下册《蒲柳人家》节选一文六、七段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主人公“一丈青大娘”概括描写、细节描写进行详细的分析、品味之后,了解了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危急相扶,好打抱不平,爱憎分明,善良,能干的等特点.。学生明白这些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出来的。教师可就此组织学生进行人物描写仿写练习。比如:《我们的物理老师》,要求学生仿照《蒲柳人家》一文中对主人“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表现方法,来描写物理老师的特点,现学现用,学生大都能从概括和细节方面抓住物理老师某方面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惟妙惟肖的进行刻画。通过仿写训练,学生不仅深入的品析了课文,还学会了人物的描写方法,达到了读写相互促进,读写共同提高。
在阅读说明类的文本时,要学习说明文某方面的知识特点,结合文本,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比如:在阅读了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课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在学生掌握了说明方法:①打比方、②举例子、③分类别、④列数字、⑤作比较……,即可组织学生进行练笔,题目《介绍自己家乡的桥》,学生都能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来介绍自己家乡的桥。学生不仅能做到言之有序,还能做到言之有物。
二、以语文教材为出发点,适当延伸阅读内容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教材是他们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要不断优化、深化传统的语文教材”。在此背景下,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文章内容优美、文章格式新颖等,这对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所以,以读促写中,教师要从语文教材出发,引导学生一边阅读语文教材,一边展开写作。写作时,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每个问题阐述自身的看法;学生还可以分析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还可以扩写文章的某一段落等。不同的写作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写作教学中提升阅读与写作水平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培养学生横向联系的思维能力,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词句积累与写作迁移练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教师应让学生想象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积累意境深远的语句,并将这些语句分类记忆。如着重记忆描写容貌、风度、神态、动作的语句,描写花木、昆虫、鸟兽、山水等自然现象的语句。采取此种日积月累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培养读写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应当是一种借鉴和创造的关系。学生在阅读了范文之后,可以学习到文章的主旨、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并通过自己的加工和改造,将这些所学的内容变为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5]。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挑选更多优秀的文章来阅读。在这个从阅读到创作、再从创作回到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与创作就形成了互补关系。
例如,《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反映的内容是写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里,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通过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表达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那种强烈的爱国感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从我国目前与周边邻国的情况出发,写一篇与课文主题思想相似的文章。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培养学生养成终生读写的习惯
多年来,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已是普遍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新《课标》提出要重视课外阅读的建议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的知识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课内阅读教学是主體,课外阅读是它的延伸、拓宽和深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帮学生制订一份长期的读书计划,例如,平时每周、每月读一两部作品,并做好读书摘抄。班级也可以每周开展“好书共分享”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懂得和同学分享写作素材、读书感受。这样一来,学生读写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
结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相互融合平台搭建要立足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教学指导中,学生对阅读内容要分析和理解,同时使用积累本积累大量的素材。如阅读大量写风景的文章时,可以带学生参观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结合阅读中好的句子、段落即兴创作介绍自己遇到的美景。
参考文献:
[1]杨天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探讨[J].山海经(上半月),201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