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浅议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9期   作者:吴宇玲
[导读]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
        吴宇玲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一完全小学  037200   
        摘要: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小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容。小学语文是一切课程的奠基石,打下良好的基石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而阅读又是语文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借此分享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一些心得体会,以便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学习。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策略;阅读习惯
一、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的所代表的含义与魅力。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古人有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综上可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形成阶段,阅读的开发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阅读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教学手段的表面处理,虽然实行素质教育后也进行了一定改革,但却并未真正重视以人为本的交互理念,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依然占据主体地位,很多问题并未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便已全部解决,阅读课堂显得十分单板无趣;其次是语文教师与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已足够应付所有的阅读问题,为此并未重视课本内容的研读,也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课文中作者的真实情感,以致教师难以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目标。阅读课堂中教师过分强调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且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应试教育开展,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占据十分被动的地位。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仅局限于问答环节,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文本的引导与理解,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时间。除此之外,很多问题都已提前设定好了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挖掘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也没有锻炼学生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以致大大降低了阅读教学水平。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策略
1、创建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非常好动,对于新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教师只有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力,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创建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创建一个有趣的阅读氛围非常重要。例如,在学习《荷叶圆圆》和《夏夜多美丽》等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喜欢图片和色彩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荷花、荷叶的图片,通过美丽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目光。

播放夏天夜里萤火虫飞来飞去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夏夜的美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寻找荷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情感。
2、注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但是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这个时期,教师做好积极的引导,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能否坚持长时间阅读的关键。阅读的黄金时间是清晨和晚上,笔者会让学生在早操后,大声进行课文朗读,在集体朗读时,学生的情绪是很容易被带动的,通过大声的朗读,学生会无形中提高对课文的喜爱度和理解度。日复一日的坚持,让晨读成为笔者所带班级的特色。此外,笔者在每次能与家长见面沟通的过程中,都会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做好课外绘本阅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以文字为主,重点在于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本身。所以,绘本其实是小学生的最佳课外阅读材料。绘本最大的特点是图画大于文字,让学生在品味大师的绘画中体味大于文字的生活体验,而且绘本中的文字也较简单,字数较少,学生结合着图片,非常容易建立阅读的自信心,也就有了不断摸索新绘本的勇气。同一本绘本,学生在每次翻开的时候也会有新的发现,这会给他们的阅读带来新鲜感,绘本的这些特点是普通的书本所达不到的,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多搜集优秀的绘本推荐给学生。
4、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
阅读,是通过文字解读作者的人生思考,学习知识,引发思考。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力。《多彩的春天》一文进行讲解后,笔者问学生都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看到了春天的温暖,有的学生感到了万物复苏的朝气蓬勃,有的学生怀念冬天的大雪,这些观念都是非常好的,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也将有自己更多的思考。阅读提升一个人的基础学习能力,而多动笔无疑可以巩固这样的能力,所以在一定的阅读练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可以是心得感悟,也可以是日常所闻所见。虽然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但是,教师一定要耐心的引导,让学生多练习、多运用,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5、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上,情景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比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竞争性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小组阅读法、父母陪读法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语文是所有教育学科中最基础的教育,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课程有很强的灵活性,老师想上好这门课程,必须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而且教学内容还要从小学生的生长特点出发,让阅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阅读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期间的阅读课是为学生未来的阅读打开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学生能够感知到阅读的快乐、学习的成就感,是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焦红娣.在过程中探索在交流中学习[J].校长阅刊,2006(12).
[2]孙勇.低年级教学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J].江西教育,2008(12).
[3]李顺红.重视学习过程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1).
[4]陈惠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24(5):114-115.
[5]滕春友,余琴.从赛课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32(3):44-50.
[6]云海英.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思考[J].教育,2016,14(6):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