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倩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中心完小
摘要: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已经开始注重名著阅读的指导,要求平时多阅读名著。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名著阅读的指导是浅显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典的阅读并没有完全的普及。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名著的内涵和美,让学生了解阅读名著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名著导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名著
引言: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从名著中学习到积极的价值观和思想。对阅读名著感兴趣的同学,自然会更主动、更独立地阅读。教师需要给学生合理有趣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讨。
一、阅读要求因人而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基本动机。为了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必须有许多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口味、通俗易懂、情感高尚的文学作品是首要条件。例如,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还年轻,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真正理解一些深奥经典的含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可以引导他们阅读更高级的名著。
不同的要求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接触的经典,这也是阅读名著的重要指导方式之一。
二、读后要写读后感
如果你只是读一部名著,你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它真正的含义,因此就要写自己看完的感受。比如《水浒传》中,李逵为请朱仝上梁山,残忍地杀害了朱仝照顾下的县令的孩子。这段话很有争议。同学们看了之后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认为请朱仝上梁山可以增强梁山的实力,使之富起来,帮助穷人,这是对的;而另一些人认为孩子们是完全无辜的。为了让朱仝上梁山,他牺牲了一个无辜孩子的生命,这是残忍的,甚至是不人道的。
学生可以在写作后通过阅读来认真思考自己读过的东西,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写出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生如何阅读名著
(一)“精读略读”法。精读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句子学习,抓住要点,提取精华,这样才有明确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方向。一旦触及灵魂,他们就可以谈一谈百感交集,写一个简要的分析,倾诉自己的感受。
有不同的浏览方式,可以阅读、浏览或选择。“内容摘要”是小说集中的精髓,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中心。所以我们要重视“执行总结”,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阅读方法。
读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仔细品味和审视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情感。
四、开设阅读教学课程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课外阅读也是如此。阅读同一篇阅读材料的学生,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接近原作,有的升华原作,有的与原作无关。此时,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可能会缺少一个发展的平台,从而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开展更多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观看改编自名著的影视剧,举办阅读交流会和阅读讲座。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们可以组织大家讨论刘备这个人物,或者大胆假设曹操赤壁之战如何取胜,袁绍之关渡之战如何取胜,等等。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我们会对原著有更深的了解,也会激发我们阅读其他名著的兴趣。
在阅读中,大多数学生只关注情节。看完故事,故事就结束了。事实上,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除了情节之外,更应该关注、欣赏、品味和评价人物,以人物为突破口阅读名著。因为人物是情节的重要元素,小说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构成了这部杰作的主体。人物的情感、言行、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能够俘获读者的心,吸引他们与人物同甘共苦。掌握了这些文字,就掌握了这些杰作的关键。其实关注名作,必然会关注一系列塑造人物的方式,很多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阅读风格上,教师不应该坚持统一,而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阅读、浏览、圈点、摘抄、批注并且我们要把读、写、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丰富的知识。
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阅读方法是阅读名著的重要途径。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种浅阅读,也就是快速阅读。顾名思义,是指阅读速度非常快,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浅阅读不能吸收消化名著,需要老师教学生如何阅读和品味。这样才能真正读懂经典,感受经典的精髓。
一个人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他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教师在名著阅读道路上的指导不仅可以提高经典阅读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应对考试,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内涵。提高小学语文名著教学质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名著阅读,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于艳红. 小学语文名著阅读开展策略探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10.
[2]张阿 卓. 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J]. 新时代教育,2019,1(4).
[3]徐玉玲.基于名著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