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霞
浙江省桐庐县凤川初级中学
摘 要:针对初中音乐课堂上普遍存在教师多用多媒体等媒体工具,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违背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规律,违背了音乐教学的规律,从而忽视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本文主要对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师示范作了深入的反思,提出“范唱、范奏、表演示范”的示范方法及示范形式等方面作了有效实践。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素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有效示范 课堂教学 探究
音乐是门欣赏艺术,给人美的享受。而作为音乐教师,“吹、拉、弹、唱”是专业基本功。在音乐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更容易学会歌曲,深刻理解作品,还是少不了音乐教师的亲身示范。示范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真实性,还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初中生,进入青春期,较害羞与表现,如果只是借用多媒体来学习歌曲,学生能主动去表现歌曲的将更少。在当前很多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大部分音乐教师存在着节约备课时间,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来代替教师的亲身示范的问题。
一、初中音乐教师课堂示范的现状
1. 思想不重视,备课不充分
部分老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声图并茂,视听并举,范唱范奏水平高,自己不必吃力不讨好,因而在课堂中过“多”、过“频”、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而这样音乐课是不是换成任课教师都能上了,音乐教师变成了电脑操作员,这样就丢失了音乐教师的职责,这也是部分音乐教师自身思想不重视所导致。
2.自信心不够,怕示范不当
部分教师虽然知道教师课堂教学示范的重要性,但源于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自信,怕示范不当,会在学生面前出丑,索性放弃自身示范,而改用多媒体示范或让学生示范。试想如果教师都不敢大胆地演唱,怎么去引导初中生放开地去演唱呢?
二、初中音乐教师课堂示范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技能表演性特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范唱、范奏,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准确的示范,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能吸引、感化、激励学生。以下三点是我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师课堂示范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的亲身示范,可以直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生本是青春期,自我意识很强烈,怕唱的不好乐器演奏不啊好被同学取笑,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多多的示范,慢慢打开学生的心门,让学生主动乐意参与音乐学习中。
2.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新课改的实施体现以生为本,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精彩的范唱或范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和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通过师生合作,不但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角色距离,让师生共同表演歌曲,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把作品中出现的难点、重点都准备到位,在课堂上当同学遇到的有难度的问题,经过教师亲自示范和演绎,问题迎刃而解,让学生们心生钦佩同时也体现了音乐教师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基本技能。
三、初中音乐课堂教师示范的实施策略
教师示范是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一般包括音乐教师的范唱、范奏、示范表演等。但示范什么?如何示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示范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音乐教师示范的内容
1.范唱
音乐教师真诚地对歌曲进行范唱,歌声时而激情,时而甜美,时而悲伤,对不同的歌曲进行不同的情绪表现,让初中生直观地理解音乐作品,进而唤起学生的共鸣,来更好地学习歌曲、表现歌曲。即使我们音乐教师歌声没那么动听,只要我们真诚、勇敢去表现,一定会打动学生的。
如在教唱《桑塔露琪亚》时,学生边听教师讲诉桑塔露琪亚这个美丽的传说,边观赏一幅幅美丽的威尼斯幻灯片后,学生感受着浪漫的气息,接下来教师就用温柔的歌声,轻轻地哼唱出《桑塔露琪亚》的旋律,结合优美的画面,柔美的歌声,学生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仿佛置身威尼斯,再进行歌曲的学唱,学生非常地在状态上。
2.范奏
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或器乐教学中,音乐教师拿出自己的专业技能,给学生弹上一段钢琴曲,或者吹奏一段欣赏作品中的曲谱等等,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欣赏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兴趣。
如:给学生欣赏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听完音响播放后,便问学生:“你们想听老师演奏这首乐曲吗?”同学们大喊:“想!”于是我便在钢琴上演奏《鳟鱼》中的钢琴片段,虽然没有演奏家那般的完美动听,但是也能打动了学生。演奏完后,同学们对欣赏这首乐曲更加认真了。
作为音乐教师,更应该在自己的专业上多花功夫,备课上多点心思,让我们的初中生也喜欢上欣赏课,不排斥上欣赏课。
(二)音乐教师示范的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悦耳动听的范唱,富有表现力的弹奏、表演,会使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满足。因此,好的示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将它分为完整示范、重点示范和难点示范。
1.完整示范——引生入境,激发兴趣
它通过教师本身的范唱、范奏来揭示音乐作品的主题、音乐形象,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表现手法、速度、力度等。
例如在欣赏《在那银色的月光下》,音乐教师课前对歌曲已经精心备课,在欣赏前,完整地对歌曲进行了示范,结合钢琴弹奏,亲自范唱了歌曲,在悦耳的钢琴声中,动听委婉的歌声旋律中,把学生带入了那月光柔和的夜晚,一个年轻人在那弹奏吉他,表达对恋人思恋的情绪中。
音乐教师对作品的完整示范,能给学生整体地对作品的理解,整个情绪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在完整示范中,可以比较清楚地分辨出来。
2.重点示范——巧妙引导,扩散思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重要的的歌曲、乐曲、视唱曲谱作为重点示范教学。针对不同的歌曲,可将一首歌中难唱的旋律、节奏,某些难咬的字词作为重点示范。
在教材中,如果把所有出现的歌曲都拿出来学唱的话,即浪费时间,又不能全盘掌握。而重点示范,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音乐课堂效率,也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3.难点示范——画龙点睛,少走弯路
指教师对音乐作品中技巧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的示范。它主要是防止学生在演唱、弹奏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在歌曲《沂蒙山小调》学唱时,歌曲中有特色的甩腔,我在歌曲导入的时候,朗诵了几句赞美校园的句子,把这个甩腔有效的运用到句子中,让学生跟着我把音符唱一下,一会的功夫把歌曲中这个甩腔的难点给解决了,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死板去学习这个甩腔了。
在课堂上,就运用难点示范,画龙点睛,大大提高了效率,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难点,不会逃避难点,学不会难点了。
四、结语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的音乐素养、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学生的互动参与;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教师对作品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和引领。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提倡“示范”教学,探讨“示范”教学,不断提高“示范”教学的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用幽默的言谈优雅的举止,让学生亲近你;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音乐课堂变得精彩,让学生走进音乐殿堂,最终获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文娟 《浅析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北方音乐 2009.06
2.杨秋仪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技术问题?》 中国音乐教育 2011年第5期
3.郭声健 《艺术教育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