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菁
海口市第四中学 570203
[摘 要]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高中英语作业的现状。旨在解决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英语作业无效和低效的问题,文章基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因素,探讨了多样化作业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实施多样化、有效作业的一些具体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多样化作业 必要性 具体策略
一、 高中英语作业的现状
1.作业形式单一,机械,枯燥(如背单词,读课文,标准化试题等)。
2 标准化的作业比重过大,忽略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老师对相当一部分的作业很难检测和评价,布置作业的时候趋向与便于批改的作业。
4.作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对作业有厌烦心理,应付了事。部分学生甚至持有“作业无用论”的观点。
5.低效无效作业占了相当的比重,没能发挥督导学习的功能。
二、 多样化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检查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巩固已学知识的的有效手段” (徐秋玲,马敬泽,2007)。由此可见,作业在英语的教与学中起着的重要作用,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审视当今高中英语作业的现状,老师对堆积如山的批改作业望而却步,学生对枯燥繁多的作业抱怨多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积极情感如兴趣、合作精神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英语作业形式,为传统作业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让高中的英语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避免低效无效作业。
同时,英语作为语言学习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理解的多项操练,也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高中的英语教学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检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让他们把对英语的运用从模拟交际延展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这就要求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英语作业必须能做到有的放矢,服务于这个宗旨。但是,当今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作业形式单一,机械,枯燥,标准化的作业练习占了较大的比重,忽略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标准化的作业练习直接导致了学生交流欲望的降低和交际能力的减弱。并且由于答案的唯一性,它还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尤其对参考书的依赖和绝对信服,不利于师生间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创新精神及质疑意识的培养。因此当今的英语教学呼唤多样化、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可以放开思维,大胆创新,学以致用。
三、 多样化的有效作业的具体策略
(一)作业设置必做题与选做题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理念,今天中国的教育是为了谋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也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塑造成一个模具里出来的相同产品。《课程理念的更新》中指出“我们关注矛盾的普遍性,更要强调矛盾的特殊性,承认学生的个性,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等需要,为不同的学生达到共同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方法,为不同的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机会,创设让创造性得以显现的课程空间,使学生们成为个性鲜明的人才”(彭钢,张晓东. 2001)。
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不可能一起同时到达终点。每一位学生因为智力,情感,经历等等都有差异,必然会导致他们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如果在教学中同等对待,肯定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
就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完成较难的任务,而把较简单的问题和任务留给较差的学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要因材施教,教师不能每次都给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因为这会形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局面。如果作业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拔尖的学生可能就会是浪费时间。如果作业比较难,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如同给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任何意义,也会导致他们失去信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如何解决这种众口难调的问题?
教师可以耐心周到地把作业设置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1:把基础题设置为必做题,提高题设置为选做题(例如15个单句语法题,10个较简单的设为必做题,服务于大众;5个较难的设为选做题,服务于有余力的学生)。
方法2:把中等难度的题设置为必做题,把一些提高题和一些较简单的题设置为选做题(例如3篇阅读理解,把一篇中等难度的设置为必做题,把一篇较难的和一篇较简单的设置为选做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选做题中再任选一篇)。
把作业设置为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号入座,那么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当然这一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标准化试题,也可灵活地运用于开放性的作业。
(二)阅读中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提到阅读,教师可能通常想到的作业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或做标准的阅读理解试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布置让学生阅读某一篇课文,学生可能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或者比较懒惰、积极性不够等原因,所以对这种阅读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根本没有阅读,而老师也很难对此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测评估,无形之中作业成了无效作业。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老师应把作业的布置变得更细化。以布置学生阅读某一篇课文为例,教师可灵活地设计以下的阅读作业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1.欣赏性的阅读作业: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从文中摘抄至少五个最优美或最喜欢的句子。
2.语法性的阅读作业: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从文中摘抄至少五个难句进行句子成份的分析。
3.词法性的阅读作业: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不会用的生词(至少3个)查字典,罗列主要词义,摘抄例句,有能力的同学,自己模仿例句仿写一句。
4.理解性的阅读作业:
请学生阅读课文,(1)找出中心话题(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5.培养阅读策略的阅读作业:
学生经常抱怨课文太长,根本读不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布置以下的阅读作业,让学生分段阅读。例如教师可从文中找出较精彩或较难的某一段落请学生快速不停顿地阅读,一共连读三遍。学生用这种方法阅读后会发现每多读一遍,理解就逐渐加深。因此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反复阅读是帮助理解的有效途径。这样的阅读作业是“授之以渔” 的好方法。教师要通过作业让学生掌握更聪明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
6.活动型的阅读作业:
以book9unit5的阅读课文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把学生分为两组,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并为辩论做准备。两方的论题分别为“Advertisement has more advantages” vs. “Advertisement has more disadvantages”。学生的阅读有了具体的动机,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当然阅读材料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师应让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此时,也可采取以上的方法。另外,教师在平常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中还要强调默读和大声朗读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学生进行默读或大声朗读。细化、具体化的作业,能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如何做,要学什么,如何学。这种带着任务的阅读作业也非常便于教师对作业进行检查评估,这比教师只是布置让学生回去后阅读第几单元第几课的课文这种作业形式要好得多。
(三) 书面表达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1.图文并茂
例如学完Robots (book7unit2)这一单元后,书面表达作业可设计如下:假设你拥有一个机器人,请你写一篇英语小短文来描述一下你的机器人,并且配上插图,画出你心目中的机器人形象。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能让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在批阅的过程中能分享学生的奇思妙想,各式有趣插图也是不亦乐乎。
2.互改作文
学生书面表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错误多,如何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常犯的错误而尽量在表达中运用正确无误的表达是广大教师普遍头痛的问题。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多练习以外还可以经常把作业设计为和同桌互换作文进行修改的形式。别的同学的作文就象是一面镜子,往往能折射出学生自己的错误,修改别的同学的作文学生通常更仔细、更负责、更较劲,能达到很好的辨认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效果。
3.分步写作
写作对于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来说是老大难的问题,有些学生戏称为“难于上青天”。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此,教师可把写作作业设计为分步写作练习。
例1:写一篇介绍人物的小短文
第一步,写出10个修饰人的形容词
第二步,写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如姚明)或崇拜的人的人物简介(profile),老师给出学生具体的格式。
第三步,把你写的profile 改写成一篇介绍人物的小短文。
分步写作能够降低书面表达的难度,使得整个写作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的写作作业既做到了化难为易,为学生扫除障碍,也给予了学生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写作策略,起到了拨云见日的效果。
(四)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的非纸质作业
除了传统的纸质作业,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的非纸质作业也不可缺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英语学科语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教育部2018)。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布置作业。其中看和读一样,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视频就是多模态语篇的形式之一,所以可以布置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等作业。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app或是智学网畅言课堂给学生发布听说作业。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网络软件或平台,如问卷星,发布学生每日打卡阅读的作业,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而非局限于单一语篇的阅读。还可以利用智能批改功能发布写作作业,让学生写完便能了解自己的写作问题和错误,根据网上的指导自己进行修改。毫无疑问,借助信息化技术,能让英语作业更多样,更具实效,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四、 结束语
总之,单一的传统作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的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运用多样化的作业方式,对作业进行细化,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只要我们教师更用心更敬业,合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我们就能变成智慧的魔法师,赋予单一,枯燥的英语作业全新的生命和活力,让英语作业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也让英语作业变得更能被学生接纳和喜欢,形成学生的有效执行。从而,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披荆斩棘的一把利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彭钢,张晓东. 2001. 课程理念的更新.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徐秋玲,马敬泽.2007.初中英语多样化作业形式的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