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立如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广东省汕头市 515041
【内容提要】对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重要性及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建议展开探究,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性。以教学实例为基础,从课堂、师生、同学关系、教材、课外集体活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心理健康 渗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小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各种压力增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小学音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诸多积极因素,利用音乐中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听好音乐、歌唱音乐对小学生的心理压力的释放等方面的活动,克服小学生在成长期间伴随着严重的成长焦虑、自责、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小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健康、优美的音乐不但能够净化人类的心灵,同时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也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音乐实践活动,能够全面促进小学生创造力、表现力、欣赏力以及鉴赏力的发展,能够增加小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积极向上的情趣以及音乐文化素养,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一)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创建放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效果越佳。反之,背道而驰!我们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创建放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二年级《中秋节》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请学生说说有关过中秋节的习俗,忽然有一个男生大声的说他会唱这首歌,并且就唱出来了。当时我是有些生气的,但是想到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还不够,大部分对待学习还有玩游戏的态度,爱表现是其心理活跃的表现,如果教师一味对学生进行批评打击,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紧张。于是,我调整了预定计划,亲切的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说:“哇,你唱的挺好听的!你来认真给大家再唱一遍吧!大家热烈鼓掌欢迎这位同学给我们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这位学生就自信认真地唱了起来。当他唱完,我对他的表现给予表扬,并问他:“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他摇头说不知道。我因势利导,“那就由老师说一说中秋节吧!”我从歌曲里面的打月饼说起,把中秋的来历和相关习俗讲了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间还穿插了特殊习俗的吃芋头,解释是我们汉族反抗外族高压统治的事情。并解说了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我们民族是怎么反抗的,抗日英雄的事迹。我说汕头就有很多这样的景点,让学生们找有机会去看看。最后我还给同学唱了一小段雄壮激昂的抗日歌曲《酸枣刺》,那节课大家的表现特别好,全班同学不仅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也真正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情感,心理、情感均得到了音乐的熏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用爱营造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反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语气,用爱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撞击,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环境,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教授公开课《红星歌》时,我跟学生一起讲故事、探讨、分享学习吹奏的方法,学生通过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师生合奏等,一步步的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这基础上,每一个环节我都用语言鼓励学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课程中间我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完一首歌曲后,由学生进行自行演绎。演绎后再选取一位学生对其表现谈谈自己的感受,或就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小学生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纯粹的,同伴间的中肯建议也可以让学生对照自身发现问题,对于学生的自我考察具有重要作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也使得人际交往的关系更为和谐,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形成风气,学会懂得处理更多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之后的成长打下一定基础。课程的延伸部分,我还用排箫吹奏了《红星歌》舒展的B部分,使让同学们再次感受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内心满怀自豪、喜悦之情。那一节课我充分体会到爱则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音乐教学中用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之间心灵互动的重要途径。
(三)充分挖掘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洗涤心灵
小学音乐教材中每首歌(曲)的选取都有一定的意义,心理教育不仅能够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还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灵。好音乐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及蕴藏的情感,使他们真正被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各种情感所感染,逐渐养成高尚、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比如:去年学校管乐团、合唱团要赴澳门表演一首《七子之歌》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一开始他们表达乐曲中那种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情感远远不够,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词作者闻一多先生、“七子”的来历、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当学生们再次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升,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夕夕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高高飘扬时,我看见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范畴
小学音乐教学应不只局限于课堂内容的教学,音乐教师可以将音乐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相互联系,通过设计课外音乐集体活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相关活动过程中,是真正“寓教于乐”的重要体验,同时也是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自我心理建设。比如:我们每一年都会开展年级的合唱比赛、排箫比赛、艺术展演比赛,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真正的实践活动中来,设计这样积极、互动的集体活动能够在学生中构建团结、愉快、和谐以及自觉的教学氛围,以此来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也经常带领学校的合唱团、管乐团参与国内外各项艺术活动以及为公益活动助力的音乐表演活动;带他们去观看各种音乐会的演出等等。课外集体活动需要依靠学生共同努力、团结协作,通过锲而不舍的精神、运用集体力量与智慧才可以完成最终任务,设计这样的音乐集体活动都能够对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充分的教育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主动寻找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魅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美好的音乐溢满学生心扉!
参考文献:
1、韩骥.音乐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文学,2017(8):154-155.
2、邵雅岚.小学音乐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8)36,45.
3、毛海燕.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之中[J].当代音乐,2016(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