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音乐律动之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王婷婷
[导读] 音乐律动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
       王婷婷
        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 广东省深圳市 518172
 
        【摘要】:音乐律动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利用这种创造性的身体律动艺术活动来发展孩子们的艺术表现力,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进而享受体验趣味律动的过程。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在无法直接面对学生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教学——体态律动之游戏教学。让学生在以身体运动为媒介的音乐游戏中喜爱音乐,从而更好地感受、体验、表达音乐。

一、律动教学在线上音乐课堂上的兴趣引入
        体态“律动”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选择简单易懂的音乐进行引导教学。因此在开始选择音乐时,我选择了我们上学期共同唱响的《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孩子们对音乐律动课的兴趣引入,动人的歌曲加上熟悉的旋律,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在疫情出现后,更能切身的感受到我们祖国那股强大的凝聚力。而在唱的基础上,再利用音乐律动的形式表演出来,不但帮助了孩子们对歌词的记忆,也让孩子们的表演唱变得更加的坚定和丰富。   
二、律动教学在线上音乐课堂上的自主创编
        将“律动”教学与音乐课相结合“律动”教学自身具有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的优势,这对于还处在直观认识世界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加容易接受。音乐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说,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在“律动”教学中,可以将音乐训练和律动有机结合。在孩子们对音乐律动有了初步的概念和浓厚的兴趣时,我设计了欢快有趣且耳熟能详的《粉刷匠》节拍律动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在课的开始,从简单节奏的入手,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其中的规律特点,成功吸引到孩子们的注意力后,再慢慢进行节奏节拍的讲解。这样循序渐进,从简单到难,可以让学生更快入门,不会让学生感觉太难而挫伤学习积极性。最后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的节奏创编,让线上学习活动活而不乱、动中有序、能收能放,不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我想,音乐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要带领学生跟上教学节奏,而且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有效地调整备课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三、律动教学在线上音乐课堂上的分层教学
        由于线上教学有无法和学生有直观互动和指导的弊端,那么对于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有更适合自身的律动练习,所以音乐律动的教学设计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在第四课的节奏律动练习教学设计中,我就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用心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找到歌曲的节拍的同时,让低龄段的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可以不做动作变换,只根据歌曲打固定节拍即可,(当然,如果能够做得到视频教学的律动变换则更好);而中年段的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则要求他们要在稳住节拍的基础上,要跟上音乐律动;到了高年段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则鼓励他们在学习视频教学的同时,还能够自主创编节拍律动,并提醒孩子们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自主创编的时候,一定要以视频的音乐节拍为准,并且刚开始的节奏创作需要提前设计好动作,切莫临时即兴发挥!通过不同学龄段的分层教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思考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同时设计亲子律动课,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倡导亲子合作互动,既增加了音乐律动的趣味性,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对比思考
        线上教学课,音乐律动教学有自身的优势,但疫情终将会过去,那么当回归到线下音乐课堂时,“律动”教学则只作为辅助歌唱教学的手段。“律动”教学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目的,因为课堂气氛活跃和小学生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学生容易受到影响,忘记“律动”教学只是对音乐课的辅助作用,而不是音乐课本身。掺杂过多的“律动”教学易喧宾夺主,忽视教学目的,不利于提高歌唱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掌握好度,只有分清主次,把握好“律动”教学的使用规律,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律动”与舞蹈要分清楚。其次,律动不是舞蹈,体态律动的本质是对音乐的反应,而舞蹈是音乐的语言,另一种音乐形式。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最后,我认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作为老师都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新课改虽然要求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但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应用“律动”教学模式,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律动”教学的灵活性弥补了传统音乐教育单一模式的不足,动静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更能使小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从耳朵、身体和心灵等全方面获得音乐艺术体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