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杨波
[导读]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杨波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中学 贵州省 遵义市 563500
        摘要: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有必要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学体育教学发生了悄然的变革,观念改变、角色转变、内容更新、手段变革等,都给中学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形势;中学体育;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状态。然而,中学体育教学状况如何?资料显示,许多体育教学专家、学者,对体育教育效率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体育教师方面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关键。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和引导,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应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应有严格科学的教学态度以及教育工作能力,然而,据了解中发现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队伍不稳定、不专业
        一部分中学学校领导对体育很不关心,不重视,体育教师由各大中专毕业生代课或不是由专业的教师上体育课,中学体育师资力量不容乐观,而且受经济浪潮的冲击,许多体育教师改行从事其他行业,造成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最终影响到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2.事业心不强
        受市场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少数体育教师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到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据了解,认为体育教师事业心不强是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上课不备课、放羊式教学等。
        3.知识结构不合理
        现今在职的中学体育教师,一部分是过去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知识陈旧,缺乏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健康教学的经验。体育教师要有自身独特的授课方式,既有室外的技术教学,又有室内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不仅有体质的健康教育,还有智力、心理教育,并且还贯穿德育、美育教育。
        4.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①体育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化。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把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本末倒置为体育教学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教学目的的偏差。
        ②体育教学组织走向极端化。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混淆了主体性教学与“放羊”课的区别,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指导、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混乱,使教学组织走向另一极端。
二、学生方面
        教师教学的好坏主要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因此,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思想作风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他们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在中学体育课上,学生方面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有以下几点:
        1.组织纪律性差,吃苦耐劳精神少
        各学校都有部分学生不愿意纪律约束自己,不愿遵守课堂常规,也不愿按体育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依个人爱好、兴趣去玩玩、看看,甚至个别学生不去上体育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反而少了。
        2.体育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通常地把学生文化课成绩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最主要标准,致使学生认为智育是第一位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忽视了日常的体育锻炼。


        3.学生个别差异因素
        有一部分学生,主观上渴望学习,但体质弱、身素质差、运动技能水平低,他们自卑感作崇,丧失信心。而接受能力强的部分学生,则感到兴致索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强调动作统一、秩序规范,忽视学生身体因素差异的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1.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我评价、自我组织与管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将健身、健心与适应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健康“三维观”。
        教师应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2.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培训一体化,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
        如今已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应是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与职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一体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及时了解与掌握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日常体育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与组织者。加强体育专业的建设,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研究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师资。
        3.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使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
        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教师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但只是外因,还要靠内因,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4. 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落实
        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国家的各项法律规定在学校的实施,增加学校体育投资,改善教学条件,调动师生积极性,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制定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评估方案。建立与启动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评优等手段激励广大教师与各学校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落实工作。
        5.加大场地器材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学校体育经费应该在教育经费中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例,以逐步改善和提高各级学校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情况。安全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在课中设置安全教育,学校要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场地器材要经常检查和及时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6.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
        通过体育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参与终身体育锻炼的欲望,培养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以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去,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健康知识、安全意识,要从学校体育抓起,学校体育要以体育课为基础,中学体育教学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体育教师要认真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掌握有效方略,优化课堂,使孩子们的发展变得更加扎实和稳健。

参考文献:
【1】刘翠楼.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00(016):1-1.
【2】万军.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7,000(006):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