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慧
江苏省镇江市中华路小学 江苏省 镇江市 212002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小学音乐运用体态律动进行教学,可通过音乐与身体节奏运动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对音乐感悟的本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体态律动教学强调感受与理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体态律动作为新型教学方法,虽然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已经取得不错成果,但实际运用仍然易于出现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将系统分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问题,并提出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运用分析
一、引言
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实践,在课堂上会使学生先体验感受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知识源于经验,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法正是如此,此方法会将学生身体作为“乐队”,以体现身体与音乐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会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化特征,通过强化音乐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造。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一)忽视音乐学科本质特点
小学音乐教师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易于出现重视教学方法与课堂效果的现象,进而出现忽视音乐学科本质特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重视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构建热闹的课堂氛围,有些甚至会使音乐课成为故事课,没有抓住音乐教学的重点。
(二)忽视课堂教学生成
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经常会与学生共同进行律动。此时极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现象,教师没有清晰认识到体态律动的运用要求,有些只是按照教案进行。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时,学生对此歌曲相对熟悉,所以当学生根据歌词做律动时,有些教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则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这些都是不成功的课堂,学生也难以通过此课堂获得良好的生成性知识。
(三)教学理念固化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有些教材虽然涉及到体态律动,但实际运用仍然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实际音乐发展需求进行设计。
但是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没有深刻理解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含义,有些只是根据教材要求进行开展,而没有主观思考,因此会出现教学理念固化问题。
三、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初始阶段,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害羞而不好意思做动作,有些则会茫然不知所以,因此需要由教师对学生动作进行引发,使学生对体态律动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体态律动引发手段主要以模仿为主,由教师设计动作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活动。初始阶段最常用的模仿形式为教学模仿,即由教师先展示动作,再由学生模仿,此类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但是缺乏连贯性,只适合在初始阶段运用。统一模仿则是指教师的示范能够与学生的模仿同步进行,因此对学生的注意力与反应力有着一定要求,同时对音乐节奏及旋律也需要具有初步感受。在体态律动的动作引发过程中,教师不可单纯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动作还应简单不可频繁更换。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时还需要重视情感引发,增强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体态律动情感引发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乐于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猴子》时,教师则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找到音乐节奏,通过此方式学生的表演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同时还能够轻松掌握《小猴子》的韵律。
(二)通过律动掌握节奏,增强音乐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运用体态律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歌曲教学中适当加入身体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节奏对于歌曲而言相当于“骨架”,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歌曲设计简单动作,为学生创造身体律动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新年好》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体态律动训练,使学生通过“声势”展现强拍与弱拍,最后再由教师示范歌曲节奏,以此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印象。在教学音乐节奏前,教师不必做过多讲解,而需要重视通过体态律动引导学生进行感受,最后再配合讲解达到增强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全面分析体态律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开展体态律动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罗羚嘉.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52.
[2]何洁莹,邓梁.浅谈“律”与“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基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J].北方音乐,2018,38(13):99-100.
[3]郭月明.“音”你而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微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