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0期   作者:路晓进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必要把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路晓进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城南小学 110300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必要把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使之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价值。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师应对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的课堂融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其多方面的意义,然后思考两者的契合,寻求相应的融合方式。本文对此展开分析,指出将民间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进而探讨双方的契合点,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有所借鉴。
        关键词:新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融合
        引言:民间艺术资源,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是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继承,而且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1 新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意义
        1.1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珍品。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事物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民间美术能走进各行各业,进入我们的生活,使整个环境更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传统艺术特有的民族符号,是中华民族内在情感的载体,它能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和亲切感。显然,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应该开辟一个承载民间美术的场所,学校美术教育应该把民族的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艺术人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促进学生审美品质形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国情,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的发展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的文化内涵、思想素质和精神素质。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要求学校在承担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职责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内涵气质,要求当代学生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感,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美术教育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把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既要在绘画、剪纸、陶艺、刺绣等手工劳动的层面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在较高的民族精神层面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和设计美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当代学生的审美品质。
        1.3 传承民间美术精神
        美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间美术是艺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俗活动密不可分。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需要,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利用和创造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艺术形式。民间美术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明与智慧,反映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历史文化进程。民间艺术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最直接体现,它融合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理念和人文思想,是保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是彰显多元文化特色的重要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众多信息资源的冲击,民间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民间年画,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皮影戏等传统艺术逐渐凋零,这一现象也愈加突出。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引进民间美术资源,是对传统民间美术的一种继承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现状
        目前,我国美术教育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副科”状态,还处于提升学校教育的“特色”阶段,处境十分尴尬。这就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往往是敷衍了事,其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农村地方美术基础教学不能得到保障,如何让学生对地方的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渗透和传承?小学美术教育似乎更注重对美术知识的程式化讲解,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大奖赛,这似乎成了美术教学的标尺,而在国家教材中,基本上缺乏民间美术教育内容,更多是注重一些功利性美术内容教育,难以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合,美术教学价值不高。
        中国艺术教育历来以“求新求异”为宗旨,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老师不重视民间美术知识的传授,他们害怕学习古今、传统、民间的知识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害怕在未来的创作中学习会失去现代美学的风范,与外界缺乏交流的语言。研究民间美术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不否定目前的民间美术教学内容,而是掌握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美术知识内容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中国元素的美术能力。
        3 新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策略
        民间美术在我国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民间,它继承了原始文化和艺术符号,是一切美术形式发展的源泉,是我国早期工艺美术的雏形,虽然实用性强,但也包含了很多设计元素。民间美术直接反映了各时期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和审美情趣,是其创作智慧和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

当前,我国民间美术多以民间为主体,但由于地域差异、风俗习惯、继承发展等原因,不利于民间美术的收集、整理和传承,许多民间美术未列入国家保护计划,也未列入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因此,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美术在继承与发展上存在困难,个别门类濒临绝种,形势十分严峻,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继承与创新势在必行。
        3.1 合理选择民间美术资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日益枯竭,小学美术教学对民间美术的讲解极为有限,学生对其了解甚少,接触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更是无从谈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接触的民间艺术仅限于放风筝、贴窗花等艺术活动,对其他民间艺术资源了解不多。一方面,学校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各种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而优质的民间美术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合理选择典型的民间美术资源,感受和体验其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2 创新融合手段
        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民间美术资源,需要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多种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一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目前,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方法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民间艺术,通过多媒体导入相关材料,借助多媒体进行立体呈现,多角度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借助故事情境加强教学;许多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都有故事背景,其中不乏经典故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建构具体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学习美术。第三,构建“学生为本”的开放式教学课。在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中,需要突出课堂对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充分认识,以此来提高美术学科教学价值。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可以从翻转课堂的角度进行考虑,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形成有效理解。
        3.3 引导学生进行民间美术资源调查
        若课堂内容只是一些生硬的文字和图片,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价值也不高。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艺术内容,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对教学材料的背景进行调查研究,采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要充分利用学生调查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如运用动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等。实际上,在背景调查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间美术课堂教学资料进行展示,开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的变化,实现课堂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对有效的民间美术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创新,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4 展开美术教学活动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参与进来,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第一,从学生所喜爱的动画角色切入,引入相应的素材;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他们通常对某些动画感兴趣。特别是近几年出现在荧屏上的“孙悟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所以在美术课上,可以把电影《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和民间美术中的孙悟空的形象同时带进课堂,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其中的艺术内涵。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趣味美术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主题,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相关美术材料,让学生将绘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了解。
        4 新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趋势
        公众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民间美术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发出了强烈的呼吁,但往往言辞恳切,听者蔑视,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民间美术艺术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几个人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文物保护已由“少数人”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热点,民间文化保护的首要意义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愿祖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在学生中得以传承与发展。灿烂如星的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教学进行融合,在丰富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文化,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和研究民间美术资源,使之得到传承,进行发展。
        总结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新形势,民间艺术的融合是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中,应从合理的途径切入,充分整合民间美术资源和小学美术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古全. 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 2018, 000(003):41.
        [2]杨冰冰. 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 2017:26.
        [3]刘大庆.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4]喻帅. 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索[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009(029):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